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俄国借着《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为了确定签约以后双方的边界,需要在新的边境线上设立20块界碑。这事本来是应该在1861年中俄双方勘界谈判以后,一起设立界碑。 然而负责此事的全权大臣仓场侍郎成琦和吉林将军景淳都是昏晕无能之辈,根本不知道界碑的重要性,因此直接将立碑工作扔给了俄国人,自己一点没有过问。俄国人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不仅只设立了8块界碑,而且大多不在指定位置上,趁机向中国一侧移动,以便多占便宜。 比如说“耶”字碑,按照条约规定应该是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汇合点上,也就是哈巴罗夫斯克城西南的位置,实际上却被立在了哈巴罗夫斯克城以南约38公里的中国窝家口屯。还有像距离图们江口20里的“土”字碑,也被俄国人向中国一侧移动了23里。 这一系列问题直到1886年会办北洋事务大臣吴大澂、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和俄国进行重新勘界时才发现,当即与俄方进行交涉。此时北洋水师已经略有小成,为了迫使俄国人让步,李鸿章命丁汝昌率“定远”、“镇远”、“济远”、“超勇”、“扬威”等舰前往海参崴海域巡游,并调南洋水师的“开济”、“南琛”、“南瑞”、“保民”四艘新锐巡洋舰北上,以进行武力威慑。 在吴大澂、依克唐阿的争取和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的威慑下,俄方不得不有所让步,纠正了部分错误的界碑,总算争取回了部分权益。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俄国借着《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为了确定
润后看谈历史
2025-01-24 21:44: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