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台州一村民村民准备在自家地基上建房子,他找来了挖掘机,但是刚开始施工的时候,挖掘机突然碰到了什么东西,只听“咔嚓”的一声巨响,人们赶紧上前查看,只见地下赫然摆放着一块巨大的血红色条石。他觉得此地必有蹊跷,急忙将此事报告给了上级部门 在浙江省台州市,有一座墓葬的发现让考古学界感到异常兴奋。墓葬并非属于一位显赫的帝王,而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七世孙——赵伯澐的安息之地。尽管名气不及秦始皇陵兵马俑那般响亮,赵伯澐墓的发现同样对中国南宋时期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赵伯澐是北宋皇室的后裔,在南宋时期享有崇高的地位,从他的墓葬的规模和豪华程度便可见一斑。墓葬位于浙江的一处较为隐蔽的地方,这也是其能够幸免于盗墓贼手的原因之一。至今,赵伯澐的墓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南宋时期保存最完好、未被盗掘的皇室陵墓。 考古队在墓地中发现了66件珍贵的文物,文物主要是丝绸制品,涵盖了从五代十国到南宋时期的多种风格。服饰展示了那个时代皇室贵族的穿着风格,也反映了南宋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习俗。丝绸的图案、质地及其制作技术,都为研究当时的纺织艺术和服装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赵伯澐墓的发现,给予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一扇窥视南宋皇室生活和文化的独特窗口。墓葬的重要性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不仅仅是关于赵伯澐一个人,而是关于整个南宋时期的皇室成员的生活方式、社会地位以及文化倾向。 此外,墓中未出现金银财宝等物品,这与许多人对于“帝王金库”的传统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提示我们皇室成员的墓葬并非仅仅是财宝的聚集地,更多的是其生前身份和文化品位的展示。 时间倒回到2016年一天,台州仙居县的一个小山村里,一位村民决定在自家祖传的地基上建造新房。然而,施工才刚刚开始,挖掘机的钢齿突然撞到了一个坚硬的物体。"咔嚓"一声巨响,工人们赶紧停下手中的活计,跑过去查看情况。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挖掘机竟然挖出了一块巨大的血红色条石!
消息很快传到了县文物局。文物专家闻讯赶来,从石头的尺寸和打磨的工艺来看,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不低,极有可能是当地的大户人家。按照墓葬的布局,应该是一对夫妻合葬墓。考虑到墓葬顶部的砖石已经塌陷,再不及时发掘很可能会被盗墓贼洗劫一空,专家当即决定立刻组织考古队伍,对这座宋代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在考古队全面清理墓室的过程中,一名年轻队员从泥水中捧出一块方方正正的石板。仔细一看,石板上赫然刻着"墓志铭"三个大字。专家连忙接过墓志铭,吹去上面的尘土,端详起来。志铭上详细记载了墓主人的身份信息:夫人名叫李氏,出身名门;其夫君名为赵伯澐,官至通议大夫。专家又根据墓志铭上的纪年,推断墓葬的年代应该在北宋中后期。
专家们翻阅史料,终于找到了相关记载。原来,宋太祖赵匡胤的第七代孙子中,就有一位名叫赵伯澐的。眼前这座墓的主人,很可能就是宋朝皇族的后裔! 正当考古发掘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一个自称是赵氏后人的中年男子闯入了现场。他声称这是自己先祖的墓地,考古队无权擅自发掘。专家们连忙出示考古发掘许可证,并委婉地请他出示相关证明。 赵氏后人从怀中掏出一本颇为古旧的线装书,郑重其事地说:"这是我们家族的族谱,上面明明白白地记载着赵伯澐的生平事迹。你们如果不信,可以看看这些记录。" 果不其然,首页赫然写着"宋太祖七世孙赵伯澐"几个大字。往后几页记载了赵伯澐的籍贯、官职、家庭状况等详细信息,与墓志铭上的内容完全吻合。由此可以证实,眼前的墓主确实就是北宋皇族后裔、通议大夫赵伯澐无疑。 事已至此,赵氏后人也意识到这次考古发掘的重大意义。考虑再三,赵氏后人终于同意考古队继续施工。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批珍贵的丝织品,专家决定对李氏夫人进行"揭衣"。所谓"揭衣",就是将古尸身上的衣物一层层剥离下来,以防腐烂。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揭衣"工作终于完成。出土的衣物被仔细编号,送往国家一级博物馆进行保护性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