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高兴到疯掉,原来成为举人后有这么多特权。 在《儒林外史》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主人公范进在得知自己考中举人后,竟然高兴得疯癫起来。这位年近五十的老秀才先是放声大笑,继而手舞足蹈,最后竟连自己姓名都记不清了。 范进中举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镇子,街坊邻居纷纷前来道贺。而范进却一直神志不清,见人就说自己中了举人,还要他们叫自己老爷,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冷静自持。 这样的转变不仅体现在范进身上,他的岳父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惊人的转变。在范进还是秀才时,他的岳父常常对他拳打脚踢,辱骂不休。可是当得知女婿中了举人后,这位曾经趾高气扬的岳父立刻变得毕恭毕敬。 从殴打辱骂到恭敬有加,岳父的态度转变绝不是因为他突然开窍,而是举人老爷的身份地位容不得他再放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举人已经是朝廷命官,即便是最低品级的官员见了举人,也要礼让三分。 范进的这段故事虽然看似夸张,却真实反映了古代科举制度中一个重要的跃升节点。从秀才到举人,不仅仅是功名的提升,更是一个平民通过科举制度实现阶层跨越的典型案例。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个普通的秀才可能因为贫困而终日奔波。他们虽然有功名在身,但随着明清时期秀才数量的增加,这个身份的含金量大不如前。 而一旦考中举人,不仅意味着获得了做官的资格,更重要的是从此摆脱了平民的身份。举人及第意味着可以进入仕途,有机会参与地方政务,甚至能够在京城谋求更高的官职。 在古代科举制度中,要想成为举人,需要经过重重考试的筛选。一个普通百姓想要踏上科举之路,首先要通过县试和府试,才能获得童生的身份。 童生只是一个最基础的读书人身份,连优免特权都没有。许多人耗费数年光阴,到老都未能跨过童生这个门槛,甚至出现了白发苍苍的老童生。 通过院试后才能获得秀才的功名,这个身份在明朝初期还比较值钱。因为朱元璋为了鼓励读书,规定秀才可以免除徭役,每年还能领取一定的钱粮。 但到了明朝中后期,秀才的数量剧增,每年领取的钱粮却没有增加。加上物价上涨,秀才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穷秀才"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称号。 要从众多秀才中脱颖而出,成为举人,难度可想而知。历史上著名的左宗棠,年轻时也是多次参加乡试都未能考中举人,直到三十多岁才金榜题名。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由朝廷派遣大员专程赴各省主持考试。如果遇到战乱、天灾等特殊情况,考试可能会延期或取消,这就意味着考生要再等三年。 乡试的录取率极其严格,平均只有百分之二的考生能够考中。一场乡试通常有上万名秀才参加,最终录取的举人仅有二百人左右。 从数据来看,一个秀才想要考中举人,比现代人考上重点大学还要困难得多。需要深厚的学问功底,过人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要有极好的考试心态。 考场规矩也十分严格,考生进场前要搜身检查,考试用具都有统一规定。考试期间,任何考生都不得提前交卷离场,即便写完了也要等到考试结束。 每场乡试持续九天,考生要在这段时间内完成三场考试。考生要准备米面干粮,在考场中度过这些日子,条件十分艰苦。 试卷评阅也有严格的制度,要经过多轮审核,并且有防止作弊的各种措施。比如誊抄官要将考生的试卷抄写一遍,以防阅卷官认出考生的字迹。 而一旦金榜题名,这些辛苦就都值得了。晚清重臣左宗棠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考中举人后,不仅地位提升,还因为才华出众,得到了当时主考官的赏识。 考中举人后,就有资格参加会试,也就是在京城举行的全国统一考试。如果能在会试中被录取,就成为贡士,有机会面见圣上,参加殿试。 考中举人后,最直接的变化就是身份的转变,从平民一跃成为有品级的官员。这个身份让他们可以走上仕途,从八品、九品的基层官员做起,协助知县处理地方政务。 在古代,官员等级森严,普通百姓见了官员要下跪行礼。但举人已经是官身,不用再对一般官吏行跪拜之礼,就连知县见了举人也要以礼相待。 举人还拥有参加会试的资格,这是更进一步的重要机会。会试在京城举行,由朝廷重臣主持,考中后就成为贡士,有机会觐见皇帝,参加殿试。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考中后就成为进士。根据成绩的不同,分为一甲、二甲、三甲,其中一甲又分为状元、榜眼、探花,这就是著名的"三鼎甲"。 举人的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地方官员的重视。在地方上处理矛盾纠纷时,举人的意见往往能起到关键作用。 不仅是举人本人,他的整个家族都会因此受益。家族中出了举人,在当地就成了名门望族。其他族人也会因此受到照拂,做生意或者处理事务都会方便许多。
终于知道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高兴到疯掉,原来成为举人后有这么多特权。 在《儒林外史
历史有小狼
2025-01-23 22:51:3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