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46岁的方孝孺被朱棣下令诛灭十族。行刑那天,873人在方孝孺面前一一被杀掉,行刑一直持续了7天才停止,场面可谓是惨烈至极。 1398年农历五月,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驾崩。按照朱元璋生前的旨意,其孙朱允炆继承皇位,是为建文帝。 当时的朱允炆年仅21岁,面对庞大的帝国和众多实力强大的藩王叔叔们,形势极为严峻。朱元璋为了确保江山永固,曾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各地,但又担心他们做大,特意制定了削藩政策。 建文帝登基后,在大臣刘三吾、齐泰等人的建议下,开始实施强硬的削藩措施。他先后削夺了宁王、代王等藩王的兵权,并将其心腹亲信调离藩地。 这种政策inevitably触及到了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的利益。朱棣作为朱元璋第四子,不仅拥有雄厚的军事实力,还在北平经营多年,形成了稳固的势力范围。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方孝孺被任命为建文帝的近臣,参与朝廷重大决策。方孝孺出身浙江余姚,年轻时就以才学出众闻名,是著名学者宋濂的弟子。 建文帝即位后,方孝孺多次在朝廷会议中支持削藩政策,认为这是保证大明江山稳固的必要措施。他的态度坚定,言辞犀利,在朝廷中形成了很大影响。 1399年,朱棣以"靖难"为名起兵反抗。他打出"清君侧、除奸臣"的旗号,矛头直指建文帝身边的大臣。 面对朱棣的叛乱,方孝孺挺身而出,写下了著名的《讨贼檄文》。这篇檄文痛斥朱棣背叛朝廷,违背祖制,是一篇极具煽动性和感染力的政论文章。 《讨贼檄文》在全国范围内广为流传,极大地打击了朱棣的声誉。檄文中将朱棣描绘成大逆不道的叛逆者,这让朱棣对方孝孺产生了刻骨铭心的仇恨。 随着战事推进,朱棣的军队节节胜利,逐渐向南京逼近。其间,方孝孺始终坚持立场,多次上书建文帝,建议采取更强硬的军事措施对抗叛军。 建文四年,形势急转直下,朱棣的军队已经兵临南京城下。此时的方孝孺依然没有动摇,他与其他建文旧臣一起,坚持抵抗到最后一刻。 1402年7月13日,朱棣的军队攻入南京城。这座大明王朝的都城在经历了四年的动荡后,最终落入了新主人的手中。 建文帝在城破之际下落不明,有传言说他在宫中自焚,也有人说他化装成僧人逃走。这个谜团直到今天都没有确切的答案。 南京城内,原本效忠建文帝的文臣武将面临着重新站队的选择。不少人为了自保,纷纷向朱棣表示归顺。 然而方孝孺却做出了另一种选择。当朱棣的使者找到他,要求他为新朝廷效力时,方孝孺断然拒绝。 朱棣对方孝孺的才能是非常欣赏的,他派人多次劝说方孝孺出仕。和尚道衍更是亲自出面,希望方孝孺能够接受新的政权。 但方孝孺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他认为朱棣夺取侄子的皇位是违背伦理的行为。这种态度让原本就对他怀有成见的朱棣更加恼火。 在南京城破后的政权交接中,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新君登基大典。按照惯例,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文臣来撰写登基诏书。 朱棣原本希望由方孝孺来完成这项工作。因为方孝孺的文才在当时是公认的,如果由他来写登基诏书,无疑会增加新政权的合法性。 但方孝孺在面对这个要求时,不仅断然拒绝,还当面指责朱棣是"乱臣贼子"。这样的言辞在当时可以说是十分危险的。 朱棣震怒之下,威胁要诛方孝孺九族。面对死亡威胁,方孝孺却毫不示弱,反唇相讥说"十族又何妨"。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朱棣。在他看来,方孝孺这不仅是对皇权的藐视,更是对他个人的莫大侮辱。 方孝孺的强硬态度,让原本可能网开一面的局面彻底改变。朱棣决定要让这个不识时务的文人付出最惨重的代价。 在最后的对峙中,方孝孺始终保持着他的节操和气节。他没有因为死亡的威胁而改变立场,也没有因为酷刑的折磨而屈服。 1402年夏末,南京城外的刑场上演着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场长达七天的处决,总共有873人被处死,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诛族人数最多的记录。 方孝孺被迫观看了整个处决过程。从他的亲生父母、兄弟姐妹,到远房亲戚,再到他的学生和朋友,一个接一个倒在血泊中。 这场诛族案的范围之广,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除了方孝孺的直系亲属,连带他的姻亲、师生、朋友及其家属都未能幸免。 处决的场面极其残酷,但方孝孺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态度。据记载,他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流露出任何求饶或后悔的表示。 这场大规模的诛族行动在明朝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成为朱棣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也成为震慑其他反对者的典型案例。 许多原本对新政权持观望态度的文人,在目睹或听闻此事后,纷纷选择了归顺。这场血腥的政治清洗,有效地消除了建文旧臣的抵抗意志。 方孝孺案之后,明朝的政治氛围发生了明显变化。文人群体开始更加谨慎地表达政治立场,朝廷上下形成了一种高度统一的政治氛围。
1402年,46岁的方孝孺被朱棣下令诛灭十族。行刑那天,873人在方孝孺面前一一
川哥探案
2025-01-23 12:15:55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