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0日,“反潮流小英雄”黄帅在北京病逝,五六十年代家喻户晓的她,如今却鲜有人知。 黄帅出生于1961年,成长于北京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在这样良好的家庭环境中,黄帅习惯了独立思考,并在父母的指导下形成了记日记的习惯。 她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逐渐养成了敢于质疑权威的个性。然而,在1973年,她作为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却因为一篇日记而意外踏上了历史舞台。 1973年9月7日,黄帅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位同学被老师批评的情形,认为老师的说辞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她诚恳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客观地质疑老师的行为。 这篇日记传入老师齐鸿儒的手中后,黄帅却遭到了严厉的批评和全班的孤立。面对冷漠与排斥,年幼的黄帅感到委屈和愤怒,最终决定将自己的遭遇写信给《北京日报》。 这封信被江青的亲信谢静宜看到,恰逢当时社会对“反潮流”的强烈需求,黄帅的信件被媒体广泛报道,迅速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反响。 1973年12月12日,《北京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黄帅的信,杨扬为“反潮流小英雄”,而她的名声如日中天,成为了一代人心目中的模范。 然而,随着1976年“四人帮”的倒台,黄帅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曾经的“英雄”形象使她成为了众矢之的,受到社会舆论的猛烈攻击,往往被视为“四人帮的小爪牙”,这让她再度体验到了孤独与痛苦。 她的父亲也因事件受到牵连,入狱并丢掉了工作,全家陷入困境。 在这样的家庭和社会压力下,黄帅迅速成长,努力学习,帮助家人渡过难关。1979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工业大学。 在这段期间,黄帅不仅面对学业压力,同时还承受着来自社会的偏见与歧视。然而,她并未因此放弃,反而越发坚定,努力在逆境中寻求向上和改变的机会。 黄帅在大学求学的日子里,除了不懈地努力学习,她还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并逐渐找回了自己。 1981年,她在胡耀邦的帮助下,为父亲争取到了平反,恢复了公职和党籍。家庭的困境逐渐得以缓解。 接下来的求学之旅让黄帅进一步开阔了视野,1986年她赴日本留学,考入东京大学。 在外求学期间,她经历了诸多挑战,不仅要克服语言障碍和文化冲突,还要面对浓厚的竞争压力。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中,黄帅坚持了下来,最终学成归国,进入了自己向往的工作领域。 回国后的黄帅在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继续自己的事业,虽然经历了崎岖波折的命运,她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 即便黄帅在生活道路上不断面临挑战和困难,也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与追求。她时常回望过去,理解那些荆棘丛生的岁月是自己成长的必要经历。 在黄帅的旅程中,她的老师齐鸿儒如同一盏指路明灯,在她彷徨无助时给予过支持与鼓励。 多年后,两人在重聚中坦然相对,彼此分享了这些年的人生经历。这种师生关系的改善不仅是个人成长的体现,也反映了时代带来的变化与宽容。 黄帅的故事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亦是一段历史的回忆。她的一生从辉煌走向沉沦,最终又在挣扎中找回自我,展现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坚韧与勇气。 无论是那场反潮流的偶然,还是后来的人生百态,都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反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个人经历如何与时代变迁交织,塑造出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 时间的流转带走了许多记忆,然而黄帅的故事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依然闪烁着动人的光辉。 或许,这就是历史留给后人的警示与启示,让我们在追忆过去的同时,也在思考未来的教育与社会责任。 (信息来源:江淳散文,2021-01-03—《47年前,轰动一时的"反潮流小英雄"黄帅病逝》)
2017年12月10日,“反潮流小英雄”黄帅在北京病逝,五六十年代家喻户晓的她,
小娅说知识
2025-01-22 18:47:13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