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过周总理两次,为掩护他,身中20刀身亡的人,被周总理时刻挂怀,在他逝世前,贴身口袋里还装着救命恩人的照片。 1976年1月的一个下午,北京医院的工作人员们正在整理周恩来总理的遗物。在清点他生前穿着的衣物时,从一件贴身胸衣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张已经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一位身着军装的年轻人,神情坚毅,目光如炬。 当看到这张照片时,在场的工作人员们都沉默了。有位年长的同志擦着眼泪,向大家介绍道,这是周总理生前最为珍视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人叫陈有才,是总理的贴身警卫员,也是他的救命恩人。 周恩来总理一生戎马倥偬,出生入死,经历过无数次险境。但在他生前常常提起的人中,陈有才是最特别的一个。这位年轻的警卫员,不仅两次救过总理的性命,最后还为了保护总理而英勇牺牲。 陈有才出生在湖南彬县的一个普通农家。和许多革命青年一样,他很早就投身革命事业。年仅13岁时,陈有才就加入了儿童团,次年便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因为表现突出,他得到了朱德元帅的赏识,被推荐给毛主席当警卫员。此后,他又历任通信连连长、参谋等职务,最终被选派到周恩来身边担任警卫工作。 在担任周恩来警卫员期间,陈有才展现出了非凡的忠诚与机智。他的体型与周总理相仿,这个特点让他多次在危急时刻充当总理的替身,成功化解了敌方特务的袭击企图。每当周总理回忆起这段往事时,总是对陈有才的机智勇敢赞不绝口。 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周总理曾经向身边的工作人员讲述过陈有才的事迹。他说,像陈有才这样的革命战士,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他们虽然没有显赫的功名,但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像陈有才这样的共产党员,革命事业才能一步步走向胜利。 陈有才和周总理的革命情谊,始于第五次反围剿时期。那时的革命队伍物资极其匮乏,每人每天只能分到半斤粮食。但周总理总是将自己的口粮分给陈有才他们这些年轻战士。这种患难与共的情谊,让陈有才对周总理更加忠诚,也为后来他多次挺身而出、保护周总理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基础。 时光飞逝,那张泛黄的照片承载着太多的革命记忆。它不仅是周总理对一位忠诚卫士的深切怀念,更是一段血与火的历史见证。在周总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将这张照片贴身携带,这份情谊,穿越了时空,感动了无数后人。 在革命战争年代,陈有才曾三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周恩来的安全。这三次生死攸关的时刻,都清晰地记录在革命的史册中。 第一次是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那天,陈有才正在为周总理理发。忽然间,敌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危急时刻,陈有才立即拉着周总理往掩体跑去。在推让间,周总理执意要陈有才先进掩体。就在两人刚躲进掩体的瞬间,他们原先所在的房屋被炸弹击中。面对死里逃生的场景,年轻的陈有才一时激动落泪。周总理安慰他说,革命战士要坚强。这次经历,让陈有才更加明白了革命事业的艰险。 第二次遭遇危险是在山县的丘陵地带。当时,周总理腿部受伤,只能靠担架转移。敌机在上空盘旋,随时可能发动攻击。情况万分危急,陈有才临危不乱,立即组织战士们用树枝掩护周总理和担架。他判断敌机很可能会返航侦查,于是在敌机第一次飞过后,立即指挥大家转移到另一处地点。果然,敌机返航时对他们原来的位置进行了狂轰滥炸。陈有才的这个决定,再次挽救了周总理的生命。 最后一次,也是最为惨烈的一次,发生在1937年的劳山。当时,周总理正准备前往西安参加国共合作的谈判。一行二十多人乘坐卡车出发,不料在途中遭到伏击。敌人约有二三百人,形势异常严峻。 危急关头,陈有才当机立断,与周总理互换衣物。他穿上周总理的中山装和尼帽,刻意模仿周总理的说话方式,带领一部分警卫人员向另一个方向转移,成功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这个策略为周总理争取到了宝贵的转移时间。 在掩护周总理撤离的过程中,陈有才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他因寡不敌众,中弹牺牲。敌人在他身上搜出了周恩来的名片,恼羞成怒之下,又在他身上疯狂地刺了二十多刀。而此时的周总理,已经穿着陈有才的军装,安全抵达了三十里堡的武装部队驻地。 这次事件中,包括陈有才在内,共有十一名警卫人员壮烈牺牲。事后经调查,这次伏击是当地一股土匪势力所为。周总理在得知消息后,立即派人返回事发地搜寻幸存者,并将伤员送往延安治疗。 陈有才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岁。从十三岁参加革命到壮烈牺牲的十一年间,他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革命者的赞歌。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他用生命诠释了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用行动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 而那张被周总理珍藏至生命最后一刻的照片,则永远定格了这位年轻战士的英勇形象,见证了一段感人至深的革命友谊,也记录下了中国革命道路上的一个动人故事。
救过周总理两次,为掩护他,身中20刀身亡的人,被周总理时刻挂怀,在他逝世前,贴身
自由的百灵鸟
2025-01-22 15:39:29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