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上世纪90年代,我国材料工程师蔡晓明在日本参观新干线修复工程项目时,突然被日方拦住,不允许继续参观特殊工序,要求他们必须保密,所有在场的中国人全部离开。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日本新干线的一处修复工程现场,一群中国工程师正专注地观察着施工过程。走在最前面的是年轻的材料工程师蔡晓明,作为考察团的技术骨干,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日方工程师的每一个操作细节。就在考察团准备深入了解某个施工环节时,一位日方工作人员快步上前,用生硬的语气制止了中国考察团继续前进的脚步。 "这里不允许中国人参观,请你们立即离开。"这句话犹如一记重锤,让在场的中国工程师们感受到了深深的技术壁垒。原本热切的参观交流气氛瞬间凝固,中国考察团不得不遗憾离场。这个被拒绝参观的环节,正是新干线修复工程中的核心技术工序,日方显然是在防范技术外泄。 这次参观受阻的经历,成为了蔡晓明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作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毕业生,他一直对建筑材料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大学期间,蔡晓明就专注于材料工程的研究,毕业后更是持续深耕这一领域。然而,当时国内的建筑材料行业现状却不容乐观:大量依赖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高昂的材料成本严重制约着国内建筑业的发展。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蔡晓明结识了一位已退休的老工程师。这位在建筑材料领域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前辈,为蔡晓明打开了新的思路。老工程师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建筑材料工业的艰难起步历程,以及几十年来在技术追赶道路上的种种努力。"要想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句话深深印在了蔡晓明的脑海中。 通过与老工程师的深入交流,蔡晓明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瓶颈:一方面是传统水泥技术几百年来鲜有突破,另一方面是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之路充满挑战。特别是在混凝土技术领域,国际上的技术垄断现象尤为明显。这种现状与在日本的亲身经历,更加坚定了蔡晓明自主创新的决心。 在那个年代,国内的建筑工程大多还在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显而易见。每当蔡晓明路过建筑工地,看到工人们费力地搅拌水泥、运输混凝土的场景,他就在思考:如何才能研发出既经济实惠又性能优异的新型建筑材料?如何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蔡晓明开始了他的创新征程。他深知,要想改变被动局面,必须在材料科技领域有所突破。那次在日本的经历,不仅没有打击他的信心,反而成为了激励他前进的动力。在之后的岁月里,他将这份执着转化为持续不断的科研热情,开启了一段艰苦而光荣的创新历程。 带着突破技术壁垒的决心,蔡晓明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创立了南京华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专注于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特别是在水泥技术领域寻求创新突破。 实验室里的日子充满了艰辛。第一年,团队尝试了上百种不同的材料配比,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有时混合材料会在凝固过程中开裂,有时则会出现强度不足的问题。每一次失败,皆意味着需推倒重来,重新规划实验方案。实验室的灯光经常亮到深夜,工作台上堆满了各种失败的试验品,但这些都没有动摇团队继续探索的决心。 2017年,一次偶然的实验里,蔡晓明灵机一动,萌生了将水泥和轻纺材料帆布混合的想法,并付诸尝试。这个看似简单的组合,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水泥与轻纺材料的结合,使得混合物的物理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多项技术指标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个发现为后来水泥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为了验证新材料的实用性,研发团队在江苏省某水利工程项目中进行了首次实地测试。他们选择了一处需要快速修复的水渠段落,将研发的新型材料铺设其上。测试结果令人振奋:这种新型"水泥毯"不仅施工便捷,而且在浇水后能快速硬化,形成坚固的混凝土层,防渗效果远超预期。 然而,创新性产品要获得市场认可并非易事。当时国内建筑材料的审核标准十分严格,而水泥毯这种新型材料还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诸多建筑单位持观望之态,因其担忧这种简易的施工方式或许存有质量隐患 面对质疑,蔡晓明带领团队展开了更加系统的性能测试。他们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各种施工环境中反复验证水泥毯的性能。同时,他们走访了全国各地的建筑工地,向业内专家详细介绍产品特性,用真实数据说话。这些努力最终换来了回报,水泥毯成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也逐步提升 获得国内认可后,蔡晓明开始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在首次参加国际展览会时,水泥毯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然而,随着产品于实际应用中彰显出的卓越性能,国际市场的态度逐渐发生转变。一家美国公司最先引进了水泥毯技术,随后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也相继跟进 如今,水泥毯已经成为全球建筑行业广泛使用的优质材料。它不但在传统建筑工程中发挥效用,而且于家具制造等领域也觅得了新的应用空间
[微风]上世纪90年代,我国材料工程师蔡晓明在日本参观新干线修复工程项目时,突然
自由的百灵鸟
2025-01-21 17:09: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