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在一次德国机械展会上,当地工作人员对着中国参观人员说到:“拍吧,多拍

1997年,在一次德国机械展会上,当地工作人员对着中国参观人员说到:“拍吧,多拍点,反正你们也学不会的!”而在23年后,中国一名女子打破技术封锁,让小瞧我们的德国损失惨重。 (信息来源:扬子晚报) “永远学不会”?那五个字,就像一把利刃,猛地刺痛了孙丽的心。 1997年的慕尼黑,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中国工程师来说,本该是见识世界先进技术、开拓眼界的良机。 而展会上德国工作人员轻蔑的语气、傲慢的态度,却让这次学习之旅蒙上了一层阴影。这五个字,也成了孙丽23年逆袭征程的起点,一个关于中国工程师如何从被嘲讽到引领世界的传奇故事就此展开。 1997年,在德国慕尼黑的工程机械展会上,各种高大上的重型机械让人看了直呼过瘾。东西德统一后,德国工业实力雄厚,急于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肌肉”。 孙丽去慕尼黑,这趟旅行更像是一场强烈的心灵震撼,而不单单是学习之旅。当时国内的起重机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悬殊,中国展区与德国、日本等国的展区相比,显得格外简陋,甚至有些寒酸。 孙丽被一台800吨级的巨型起重机深深吸引,她迫不及待地想拍下照片,回去好好研究一番。当时我们国内最大的起重机也就50吨,这差距太大了,让人有点喘不过气。 她想去拍个照片,结果德国那边的工作人员不但冷冰冰的,还嘲讽了她几句。 “你们随便拍吧,我国人学东西挺慢的。” 这句话像块大石头,砸得孙丽对交流学习的梦想破灭了,同时也激起了她骨子里的那股犟劲。慕尼黑之行,成为了孙丽梦想的起点,也是她逆袭之路的开端。 时间回溯到1994年,22岁的孙丽从大学毕业,进入徐工集团,成为一名技术研发人员。那个时代,机械工程界几乎全是男士,所以这位年轻女工程师的出现,自然引起了挺多议论。 有人质疑她的能力,有人怀疑她的毅力,甚至连领导也对她抱有偏见,只安排一些简单的任务。 孙丽没有被这些非议和误解击垮。她明白,想在我们这行混出点名堂,就得拿出真本事来。她一头扎进工作,刻苦钻研技术,积极参与项目,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她不仅技术过硬,而且思维敏捷,总能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解决实际问题。同事们都开始对她另眼看待,领导也越来越看重她了。 孙丽的职位不断提升,待遇也越来越好,但她并没有沉溺于个人成就,而是始终将推动中国起重机行业的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从慕尼黑回来后,孙丽将那句刺耳的“永远学不会”牢记在心,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中国制造的起重机屹立于世界之巅。 她全身心投入到研发工作中,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攀登之路。 2002年,150吨级起重机塔臂的研发重任落在了孙丽的肩上,她的女儿才满半岁,正是小家伙最依赖妈妈的时候。 孙丽毫不犹豫地把孩子交给丈夫照顾,她一门心思扑在了事业上。她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白天在工地收集数据,晚上在办公室设计图纸,困了就在办公室眯一会儿。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中国第一台150吨级起重机吊臂研制成功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化为了喜悦。 这是“中国第一吊”,也是中国起重机行业迈出的重要一步。“中国第一吊”的成功并没有让孙丽停下脚步,她的目标是更高的山峰。 她深知,国际起重机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稍有懈怠就会被甩在身后。她和团队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下一轮的研发攻关中,260吨、350吨、500吨…… 中国制造的起重机不断突破极限,一步步逼近世界先进水平。 2010年,孙丽接到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任务——研发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这不仅是“世界第一吊”,也是国家863项目的重要课题。 没有先例可循,一切都得从零开始,这是一场硬仗,孙丽和团队再次开启了“拼命三郎”模式。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一万多张设计图纸,见证了他们为梦想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为了这个项目,孙丽的体重一度下降了二十多斤。她一直没想过要放弃,她深信只要一直努力,终会实现目标。 2013年,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终于问世! 这项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大国重器”,拥有三项国际首创技术、六项国际领先技术以及四十五项有效专利,填补了多项国际技术空白,“一车两用”技术更是实现了国际起重机领域多年的梦想。 2013年夏天,在山东烟台,一台被称为“世界第一吊”的大吊车首次亮相,仅用5小时就完成了过去需要三个月的巨型反应塔吊装任务,效率之高让人眼前一亮。 2018年,“超级移动起重机创新工程”项目荣获中国工业大奖,这是中国工业领域的最高奖项。 “世界第一吊”的成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 2019年,“世界第一吊”走出国门,成功实现了海外首吊,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影响力。

0 阅读:128
彤彤的历史时光谈过去

彤彤的历史时光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