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怀疑好友张涛与自己的妻子有染,两人激烈对骂后,约定在偏僻路段解决此事。当天,

生活中的父与子 2025-01-22 13:37:18

李明怀疑好友张涛与自己的妻子有染,两人激烈对骂后,约定在偏僻路段解决此事。当天,怒火中烧的两人对峙时,张涛手持一把抓钩冲向李明,情急之下,李明驾车将其撞飞。事后,李明被控故意杀人,他坚称自己是正当防卫,法院对此案作出了判决。

(来源:裁判文书网)

李明和张涛曾是形影不离的好友,两人的友谊如同陈年的老酒,越品越醇。然而,这份珍贵的友谊却因李明的妻子而瞬间崩塌。

李明是个憨厚老实的男人,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小芳,一家人的生活虽不富裕,但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张涛则是李明的同事,两人经常一起加班、喝酒,聊起天来没完没了。然而,李明渐渐发现,张涛对自己妻子的态度似乎有些不对劲。

有一天,李明提前下班回家,刚打开门,就听见小芳在客厅里和张涛有说有笑。他的心里“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悄悄地走到客厅门口,透过门缝往里看,只见张涛正坐在沙发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小芳,脸上挂着暧昧的笑容。

李明推开门,冲着张涛怒吼道:你在这里干什么?你跟我妻子是什么关系?

张涛被李明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他支支吾吾地解释道:我……我只是来借东西的,没别的意思。

然而,李明已经听不进任何解释,他认定张涛就是在背叛自己。

两人随即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对骂声此起彼伏,整个小区都能听见。

最后,李明实在忍无可忍,他冲着张涛喊道:有种咱们就出去解决,别在这里碍眼!

张涛也不甘示弱,他当即答应下来。

当晚,李明和张涛准时来到了约定的地点。李明看着眼前的张涛,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失望。

张涛则是一脸嚣张地看着李明,他手里拿着一把抓钩,显然是有备而来。

他冲着李明冷笑道:今天咱们就来个了断,看看到底谁更厉害!

李明见状,心中不禁有些发怵。然而,张涛却步步紧逼,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

情急之下,李明看到了停在不远处的自己的车。他灵机一动,迅速跑到车边,拉开车门坐了上去。

李明心里清楚,自己不能跟张涛硬拼。他发动引擎,一脚踩下油门,车辆瞬间飞驰而出。

李明看着张涛扑过来,心里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猛地一打方向盘,车辆猛地撞向了张涛。

只听砰的一声巨响,张涛被车辆撞得飞了出去,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李明下车一看,只见张涛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已经没有了呼吸,他顿时吓得不知所措。

经过调查,认定李明涉嫌故意杀人罪。李明被拘留期间,心里充满了不甘和委屈。

一、李明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本案中,李明驾驶车辆与张涛发生碰撞,导致张涛死亡。从客观上来看,李明的行为确实导致了张涛的死亡结果。

那么,李明的主观心态是什么呢?是否存在杀人的故意?

故意杀人罪中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态。

间接故意,则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态。

在本案中,李明辩称自己当时情绪过于激动,导致误操作。

然而,经查,李明驾龄几十年,平时也驾驶车辆上下班,基本排除误操作的可能。

因此,可以认定李明在驾驶车辆撞向张涛时,至少存在间接故意的心态。

他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张涛的死亡结果,却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所以,从主观上来看,李明存在杀人的间接故意。

从客观上来看,他的行为导致了张涛的死亡结果。

因此,李明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二、李明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在本案中,李明声称自己是在遭受张涛的威胁和攻击时,出于自卫才驾驶车辆撞向张涛的。

那么,李明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呢?

正当防卫的成立必须满足五个条件:

一是起因条件,即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

二是时间条件,即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三是主观条件,即具有防卫意识;

四是对象条件,即针对侵害人防卫;

五是限度条件,即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在本案中,张涛手持抓钩向李明冲来,确实给李明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

然而,实质上张涛还没有给李明带来实际的不法侵害。

张涛虽然挥舞着抓钩,但并未实际接触到李明,也没有对李明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因此,李明在此时驾驶车辆撞向张涛,并不满足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和时间条件。

李明的行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防卫行为,而是演变成了故意杀人的行为。

综上所述,最终法院判决:李明的行为不构成正当防卫。因故意杀人罪被法院一审判决无期徒刑,并赔偿死者家属5.1万元。(文中人名均系化名)

0 阅读:32
生活中的父与子

生活中的父与子

来自山东的南漂人,虽半生疾苦,却依然喜欢苦中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