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降低医疗负担的重担”全压给医药从业人员》
最近小红书上中美人民对账,大家发现美国人民医药负担尤其沉重,而我们中国虽然高喊“医疗是三座大山之一”,但实际上我们的医疗负担并不算高。
然而,当很多医生诟病集采药物的价格过分低廉时,一些朋友站出来说:医药价格就应该被压制,怎么能让医药从业人员过富裕的生活?
首先,一个行业人员的人均薪水决定了从业人员的素养,而一个行业的总薪水和人员素养决定了从业人员数量。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前段时间韩国医生罢工,抗议韩国政府搞医学生扩招。
那么,大家知道韩国医生们是如何罢工的吗? 即停止急诊外的加班工作,争取每周工作40小时。
请注意,如果病人有紧急状况而不得不加班,那还得加班。
而抗议韩国医学生扩招的背景是,韩国的每1000人中的医生数量甚至比中国稍高一点。而中国医学生可是想招生多少就招多少。
那么一个医学生想招多少就招多少的国家,为什么每1000人中的医生数量反而比限制招生的韩国少呢?
因为医生薪水低,哪怕降低医生的资质要求,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在中国做医生呀。
中国的医患矛盾,很多程度是公众对医疗质量有追求,而中国医生应各种因素(培训水平、医生数量)等而无法满足公众需求。
那为什么满足不了呢?因为我们只愿意付这么多钱呀。
你只愿意付这么多钱,哪怕降低医生资质的普遍性要求,那只能是降低医生们的普遍素养的同时,医生总数量仍不足。
类似的情况是,中国在各个工业门类都有较好发展,不少领域甚至世界领先,但唯独医药领域仍整体上落后欧美很远。
新冠疫情曾掀起了中国医药界投资新冠疫苗,新冠的抗病毒药物治疗等等热情,但后续的一系列行政措施,让医药界的投资热情大幅度下降,
实际上,并不只是新冠方面如此,其他医药新技术的投资开发的热情消退也是业界公认的事实。
为什么?
因为我们把医药价格压的过低。让投资缺乏回报率。这点跟医生薪水太低,导致医生数量不足,医生整体素养不高是一回事。
这个世界总是公平的。你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
作为医生,我同时还有一个身份:病人和病人家属。
医生是一个很独特的职业,即必然同时兼具“医生和病人”两个身份。但其他行业却未必如此。
所以,医生会希望寻求一个平衡点。
我们不应该让医药领域完全无序的肆意市场化,让它成为掠夺普通人财富的大山。但也应该让医药行业的从业人员有合理恰当的薪水,从而吸引足够多的适当素养的人来从事医药行业。
寻求平衡点,这才是我们的目标。而不是一味的压低医药从业人员的待遇,那样做的后果是整个社会吃亏。
多说下美国人的医药负担过大的问题。
实际上,美国医生们的真实待遇没那么高。且不说美国医生们要负担很高的学费,美国医药官司诉讼多,医疗差错的保险费缴纳额度就偏高。有些专科医生,他们收入的一半要交保险费。
美国的医药费高昂是:“医疗保险-医疗司法-医生-医药公司-病人逃费”等多方推高的。
医药费的分食者过多是关键。
当然,除了医药费的分食者过多外,没有做好疾病预防工作,过分依赖高技术诊疗疾病,治疗比预防的成本更高也是关键因素。
我们要警惕的是如何控制医药领域的分食者数量,更要做好疾病的预防,而不是等到疾病发生后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