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上海画报》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一个14岁的女孩被老鸨残忍折磨,充当

安琪小世界 2025-01-21 13:31:28

1925年,《上海画报》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一个14岁的女孩被老鸨残忍折磨,充当了“人肉蜡烛”,鲁迅先生笔下的“吃人”所言非虚! 1925年的上海,一座正在急速现代化的城市里,《上海画报》刊登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新闻。这则刊登在报纸第三版的报道,以"少女遭受非人虐待"为标题,揭露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故事。在当时的上海滩,这样的新闻并非罕见,但这则报道的残酷程度,还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新闻的主要内容来自一位化名L女士的叙述。L女士因产后调养在医院住院,她的病房位于一间私立医院的二楼。这天,L女士注意到隔壁病房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这个病人穿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成人衣服,面容却十分稚嫩。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个女孩右手上缠着的绷带。 通过L女士的关心询问,这个年仅十四五岁的女孩终于道出了自己的遭遇。她来自一个贫困家庭,父母为了一点微薄的银钱,将她卖给了一家窑子。 窑子,作为中国古代最直接且地位最低下的性交易场所,承载了复杂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内涵。这些场所,历史上亦称妓院,通常设立在简陋的草屋内,成为社会底层男女的交易场所。窑子的存在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的分化,也揭示了女性在经济压力下的无奈选择以及男性对片刻欢愉的追求。 窑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齐国宰相管仲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开设了官办妓院,称为“内闾”。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国家的经济收入,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官办妓院的设立,使得性交易从私密的非法活动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成为国家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这一时期的妓院不仅是性交易的场所,更是文化交流和社会互动的空间,承载了多层次的社会功能。 “窑子”一词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该词源于北宋时期,当时的色情场所最初被称为“瓦舍”或“瓦子”,寓意“来时瓦合,去时瓦散”,即男女聚散自如。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文化素养较低的人将“瓦”误联想到烧制瓦器的“窑”,最终将“瓦舍”改称为“窑子”。另一种说法则将“窑子”视为一种侮辱性的称呼,源自于“窑”作为烧制砖瓦瓷器的大容器,形容女性的生殖器如同窑子一般进出随意,带有贬低和污蔑的意味。这些不同的解释,反映了“窑子”一词在历史演变中的多重意义和社会态度。 窑子作为风尘女子的居住与卖淫场所,其最早的形式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妓院的形式和功能不断演变。在唐宋时期,妓院逐渐发展为集娱乐、文化和社交于一体的场所,许多才女在此展示歌舞技艺,成为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然而,尽管妓院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文化生活,女性在其中的地位依然低下。大多数窑姐为了养家糊口,维持生计,别无选择,只能依赖出卖身体谋生。这种经济压力下的无奈选择,使得窑子成为女性失去自由和尊严的象征。 窑子的交易对象多种多样,涵盖了从穷书生、小混混到生活糜烂的阔少等各个社会层次的男性。穷书生往往在科举失败后,寻求片刻的慰藉和逃避现实的压力;小混混则利用窑子满足瞬间的欲望;而阔少则通过高额消费,展示其社会地位和财富。这种多样化的客户群体,使得窑子成为社会不同阶层交汇的场所,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性交易的复杂态度。 窑姐们的生活充满艰辛与无奈。她们大多来自贫困家庭,或因家庭变故、战争动乱而失去生计来源,迫于生存压力被迫进入窑子。她们在破旧的草屋中度过日夜,面对买卖双方的冷漠与暴力,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尊严和自由。尽管如此,部分窑姐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了某些技能,如歌舞、琴艺等,试图在困境中寻求一丝生存的希望。然而,无论技能多高,经济上的压力始终无法让她们摆脱困境,成为历史长河中无数女性悲惨命运的缩影。 窑子的存在不仅是经济现象,更是社会问题的体现。在封建社会的道德框架下,性交易被视为不道德和下贱的行为,窑子内外充斥着歧视与偏见。女性在窑子中被物化,成为满足男性欲望的工具,她们的价值被极度贬低,社会地位极低。这种状况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也揭示了性别不平等的深层次问题。 一次老鸨丢失了一笔钱财,毫无根据地将怀疑对象锁定在这个女孩身上。在盘问无果后,老鸨施以酷刑:用麻油浸过的棉花缠绕女孩的食指,然后点燃,将其活生生制成了一支"人肉蜡烛"。当女孩被送来时,右手食指已经烧得露出了白骨,最终不得不进行截断手术。 这则刊登在《上海画报》上的新闻,不仅记录了一个令人心痛的故事,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那个时代的种种黑暗。正如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所言,在那些标榜"仁义道德"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写满了"吃人"二字。

0 阅读:28
安琪小世界

安琪小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