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时慈禧太后年满60岁,回顾往昔,她40岁那年是1874年,彼时列强正在中国大肆扩张,日本也侵犯了台湾,这使得她想要做寿的想法化为泡影;50岁那年是1884年,中法两国因越南问题矛盾重重,她自然也没心思做寿。而60岁对她来说意义非凡,所以她觉得确实应该好好给自己办一场寿宴了。但此时日本在朝鲜增兵,战争一触即发。她不愿因战争给她的生日蒙上不祥的阴影,于是反对对日开战。 主持外交事务并且掌控北洋海军大权的李鸿章也不想与日本开战,况且避战求和本就是他一贯的外交策略,这样既能保存自身实力,又能通过谈判获取政治资本。此刻慈禧太后想要热热闹闹地过60大寿,反对与日本开战,甚至公然对主战派发出警告:“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 慈禧太后的态度无疑让奉行投降外交的李鸿章吃了颗定心丸。尽管光绪帝下了上谕要求他做好战争准备,但他却拖延观望,并不积极筹备。前方将士请求占领重要地区以做到有备无患,李鸿章却斥责这些将士,要求他们按兵不动,不要无事生非。李鸿章有着自己的盘算,他认为只要清政府不对日本首先挑衅、不主动开战,谅日本也不会违背国际惯例对中国动手。 他觉得,依据国际公例,谁先挑起战事,谁就会首先在国际上失去公理的支持。 李鸿章幻想日本会遵守国际公例,同时还把希望寄托在列强的调停上。他期望英、法、德、俄等国公使能够劝说日本撤军,先是让英国公使欧格讷出面调停,接着又请俄国公使喀西尼劝说日本撤兵,为了促成俄国公使的调停,他竟然谎称:“英国已提议愿充调停者,但中国认为俄国在此次事件中有优先权。” 各位说说,大清国头号玩家如此状态,慈禧与李鸿章,还能怎么洗?[捂脸]李鸿章该为腐朽没落的晚清背锅吗?
1894年时慈禧太后年满60岁,回顾往昔,她40岁那年是1874年,彼时列强正在
南北镇抚司品茶
2025-01-19 16:26:08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