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向隅,举座为之不欢。”1969年,中共九大召开前夕,毛主席拿着名单闷闷不乐,脸色阴沉地说道。 徐海东是个了不起的革命者,他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早在大革命时期,徐海东就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参加了著名的汀泗桥战役和黄麻起义。那个时候的他,身强力壮,胆子又大,很快就在部队里站稳了脚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不久后,徐海东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带领部队转战南北,越打越勇,屡立战功。特别是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徐海东率部与敌人浴血奋战,身先士卒,英勇杀敌,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英雄本色。 红军长征时,徐海东又是冲锋陷阵、带头抢攻碉堡的一把好手。在与敌人的激战中,他曾经中弹受伤,几次命悬一线,但始终无惧无畏,誓死捍卫革命理想。正是凭着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徐海东和他的战友们一路披荆斩棘,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胜利会师陕北,为中国革命保存了宝贵的火种。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来到了陕北。这时的红军刚刚结束长征,大家都很疲惫,也缺少过冬的衣物和补给。徐海东知道这个情况后,立即慷慨解囊,从自己的部队仅有的7000块钱中,拿出5000块钱送给了中央红军。他对手下说:"如果不是因为中央红军比我们还要困难,毛主席也不会向我们开口借钱。不管怎样,我们一定要帮助中央红军安然度过在陕北的第一个冬天。" 事后,毛泽东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感动。他对大家说,徐海东同志对革命立下了大功,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仅如此,徐海东在党内威望也很高,很多人都尊敬地称呼他"徐大哥"。后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徐海东被任命为八路军第十五军团的军团长,继续为革命流血牺牲、建功立业。 正是这些鲜为人知的革命事迹,构筑起了徐海东和毛泽东之间深厚的革命战斗情谊。在那个战火纷飞、生死相搏的年代,他们携手并肩,不怕牺牲,一心为了革命的胜利而奋斗。这份患难与共、生死与共的情谊,成为他们之间永恒的纽带。即便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也一如既往地关心、爱护着这位老战友、老部下。 1969年4月,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次大会意义非凡,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谁能够入选出席大会,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在最后敲定代表名单时,毛泽东仔细端详着这份名单,忽然皱起了眉头。原来,他发现徐海东的名字不在这份名单之列。要知道,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徐海东就已是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勋之一,党内的资历和地位都是很高的。 "为什么徐海东同志没有在代表名单上?"毛泽东严肃地问道。在场的工作人员一时语塞,解释道徐海东同志多年来因病一直在后方养病,很少参与党内事务。毛泽东听完后摆了摆手,语气坚定地说:"把徐海东同志加上去,他理应出席我们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人向隅,举座为之不欢。"毛泽东接着说。这句古语大意是说,若有一人不愉快地离席,满座的人也都会扫兴。毛泽东以此来表达对徐海东的重视,认为没有徐海东参加,这次大会就是不完整的,大家也都会因此而不高兴。 很快,周恩来召集会议传达了毛泽东的意见。尽管有人提出徐海东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周恩来表示,毛主席早就说过,徐海东是对革命有大功的人,他不出席九大是不合适的,至于所谓的问题,以后慢慢再弄清楚就是了。 于是,徐海东的名字重新回到了九大代表的名单上,并将作为主席团成员出席大会。当工作人员把这个消息带到正在医院养病的徐海东那里时,老人家激动得连连点头,当即表示:"主席提我的名,就是爬也要爬过去!" 会议召开当天,徐海东拄着拐,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了人民大会堂。当毛泽东见到阔别已久的老战友时,笑容满面地走过去握住他的手。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大家都被这对新中国的缔造者之间跨越时空的深厚革命情谊所感动。 在随后召开的九届一中全会上,徐海东又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这是党中央对他一往情深的信任,是对他为党为国作出巨大贡献的肯定。年事已高的徐海东虽已不能再上战场驰骋疆场,但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忠诚地履行着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这个九大代表的名额,承载了毛泽东对徐海东革命情谊的念念不忘。"一人向隅,举座为之不欢。"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人民领袖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真挚情感。它见证了革命战友之间的生死与共,也昭示了伟大领袖不计前嫌、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正是在这份重情重义中,革命的薪火得以代代相传,党的事业枝繁叶茂、一往无前。
“一人向隅,举座为之不欢。”1969年,中共九大召开前夕,毛主席拿着名单闷闷不乐
熹然说历史
2025-01-18 23:22:36
0
阅读: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