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留美博士潘锦功在被美国“释放”后,准备搭乘飞机回国,可是在机场,

上瓦州杭 2025-01-15 23:10:18

2011年,我国留美博士潘锦功在被美国“释放”后,准备搭乘飞机回国,可是在机场,他无意之间发现有几个便衣特工正在跟踪自己,他当即明白,美国压根没打算放人,于是他转身思索着脱离的方法。

“发电玻璃”——这四个字听起来像科幻电影里的桥段,却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差点引发了一场国际风暴的中心,风暴眼,是一位名叫潘锦功的中国博士,这并非是什么好莱坞大片,而是一个与国家能源安全、科技竞争、爱国情怀交织的真实故事。

1996年,潘锦功心怀对未来的憧憬和祖国的期待,登上前往美国的飞机,在新泽西理工学院,他选择了当时较为冷门的研究领域——碲化镉薄膜太阳能。

这种玻璃能将光变成电,但那时候这项技术还在摸索中,连学校都不太相信,所以研究经费一直没批下来,尽管如此,潘锦功坚信这个技术前景广阔,将来可能会有很大影响。

他反复向学校领导提出申请,凭借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坚持不懈的态度,终于获得了创建“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研究中心”的机遇,并被任命为中心的常务副主任,不过,成立研究中心只是第一步,未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潘锦功和他的团队紧接着要克服一系列技术难关。他们日夜不停地实验,不断完善技术工艺,成功解决了“铜掺杂背接触”和“暗电流阻挡材料”这两个关键技术问题,从而把“发电玻璃”从理论阶段推进到了实际应用。

这个重大发现很快吸引了美国的极大注意,美国国会高层人士明确指出,潘锦功的研究对美国的国家能源安全至关重要,为了吸引这位技术高手,美国给出的待遇相当丰厚,直接拿绿卡,年薪高达百万。

潘锦功对于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优厚待遇,他却觉得没什么吸引力,他来到美国主要是想学习一些先进的技术,之后带着这些知识回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当美国向他伸出友好的橄榄枝时,他坚定地予以拒绝。

与此同时,另一个世界大国——印度,也注意到了潘锦功的研究成果,他们直接开价一亿元,希望购买潘锦功手中所有的研究成果和专利,然而,对于一心报效祖国的潘锦功来说,金钱的诱惑远不及心中的家国情怀。

他再次拒绝了,潘锦功的拒绝,让美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们明白,一个“钱学森”的离开,已经让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果再失去潘锦功,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美国开始采取各种手段,限制潘锦功的人身自由,试图阻止他回国,中国政府也密切关注着潘锦功的处境,多年来,一些关键技术专家在回国途中遭遇意外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不得不引起国家的重视。

中国政府立即与美方展开交涉,要求美国释放潘锦功,这场跨洋的科技争夺战,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最终以美国的妥协告终,他们同意放行潘锦功。

获得自由的潘锦功立即购买了回国的机票,他在机场遇到了几个不认识的男的在暗中跟着他,明面上说同意放人,但私下里还在找麻烦,这紧急关头,潘锦功机智地提高嗓门,对着跟踪的人喊。

这动作一下,周围的目光都聚焦过去了,在众目睽睽之下,跟踪者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了,潘锦功终于安全回到了祖国,国家对他的回归高度重视,将其研究项目列为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大工程,并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2017年,潘锦功和他的团队不负众望,研制出了1.92平方米的单体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打破了世界纪录,这个成就得益于34项专利技术,其中19项是我国自己研发的关键专利,这不仅是中国科技实力的体现,也是潘锦功团队多年来辛勤付出的结晶。

11.1%的光电转化率,远超美国的7.71%,1.2米×1.6米的大尺寸规格,也超越了美国1.2米×0.6米的小尺寸规格,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实验、攻关,是潘锦功团队的智慧和汗水。

顾真安院士对潘锦功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他为中国在电子玻璃和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和材料基础,这不仅是对潘锦功个人能力的认可,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科技进步的成就。

潘锦功的故事,并非个例,在近代以来,无数的中国科学家,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民族的复兴,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他们的经历,见证了我国科技进步的艰辛历程,同时也唱响了一曲浓烈的爱国之歌,从钱学森到潘锦功,一代代科学家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科技强国”的理念。

“发电玻璃”的故事,不仅仅是一项科技成果的诞生,更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提升的缩影,它预示着中国在未来能源领域将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潘锦功的故事还在继续,“发电玻璃”的未来也更加光明。

0 阅读:41
上瓦州杭

上瓦州杭

这是我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