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个好未来,普通家庭更寄希望于教育改变命运。可学习这件事,光靠家长操心没用,孩子自己不上心,再努力也难有结果。成绩上不去,家长最终只能接受现实,如果孩子被分流到技校,也只能希望他们学好一门技术,将来有立足之本。
江苏一位38岁的妈妈就经历了这样的困境。她为儿子的学习操碎了心,最后花两万块钱把孩子送去技校,盼着他学点技术,结果技术没学到,孙子却先来了。这个05年出生的男孩还没成熟,就在技校当了爹,让这位妈妈成了38岁的“奶奶”。她无奈地感慨:“别送孩子去技校了!”
这件事的核心问题并不在技校,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技校的任务是教技术,而不是教做人,家长若忽略了对孩子三观和责任意识的培养,问题迟早会爆发。尤其是成绩一般的孩子,更需要家长在日常中教会他们什么是责任,什么事情该在什么年纪做,而不是稀里糊涂地早早当爹当妈。
家庭教育影响深远,父母教育的缺位会一代代传递下去。38岁“喜当奶”的背后,是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没尽到教养的责任。成绩固然重要,但教孩子明白责任感和规矩,才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