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17人吃饭,竟消费掉14535元,这谁顶得住啊!”重庆的黄女士庆祝升职,请同事吃日料,没想到,团购APP上写着302元一位,可结账的时候却成了天价,到底是餐厅“套路深”,还是消费者“太天真”? 黄女士今年34岁,是一家公司的会计。她精打细算了半辈子,工作上兢兢业业,最近终于熬成了部门主管。 为庆祝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她决定请全组同事吃顿好的,地点选在一家团购APP上评分极高的日料店。 “302元一位”,这个价直接写在页面最显眼的位置。她盘算了一下,18个人,算下来五六千块,自己承受得住。 当天中午,她意气风发地走进办公室:“晚上七点,日料店不见不散,大家可得给我捧场啊!”同事们一阵欢呼。 晚上,黄女士早早到了餐厅。推开门,柔和的灯光映衬着墙上挂满的日式风景画,服务员一脸笑容迎上来:“欢迎光临,请问是黄女士吗?这边请。” 她心里一阵得意:“这店环境果然不错,花得值!” 等人齐了,服务员递上菜单,黄女士一边翻一边招呼:“想吃啥随便点啊,今天我请!”这话一出,同事们更是兴致高涨:“哟,黄主管大气!” 看到图片上五颜六色的刺身拼盘、油脂分布均匀的和牛,她忍不住说:“这个刺身拼盘来一份,和牛两份……di王蟹也别忘了,红酒要好的!”同事们一边感叹老板“壕气冲天”,一边埋头大快朵颐。 此时,站在旁边的服务员小声提醒:“我们店有套餐,如果——” 还没等说完,黄女士摆摆手:“没事没事,今天高兴,不讲究这个!” 一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大家吃饱喝足,正商量去KTV接着玩。这时,服务员恭敬地递上账单,黄女士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14535元。 “啥?”黄女士一秒从椅子上弹起来,眼睛直勾勾盯着账单,“你确定没搞错?不是302元一位吗?我们才18个人,怎么算也才5000多啊!” 服务员显然见过这种场面,语气平静:“女士,我们店不是自助餐,302元是人均消费参考价,实际按您点的菜品收费。” “参考价?那你们APP上为啥不写清楚?谁看了不以为是自助!”黄女士声音提高了八度。 店长闻声赶来,满脸堆笑:“女士,我们从来没有宣传过是自助餐,菜单上都是明码标价的。当时点菜时,我们的服务员也提醒过可以看套餐。” “套餐?谁听得出你们意思是按菜收费!”黄女士急得满脸通红,但面对一桌同事投来的目光,她只能强撑着气场,咬着牙把钱付了。 付款的瞬间,她手都有点抖,心里一阵翻江倒海:“这钱花得冤枉,我不能这么算了!” 回到家后,黄女士越想越窝火。她拿出手机,翻开团购APP上的店铺页面,那个“302元/人”的字眼依然醒目。 她一拍大腿:“不行,这明显是坑人的!要不是被误导,我怎么可能花一万多!” 第二天一早,她拨通了市场监管部门的电话,详细描述了自己的遭遇,并提交了相关证据。监管部门迅速介入,对餐厅的标价问题展开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餐厅确实没有标明“302元/人”的具体含义,容易引发消费者误解。 虽然菜单上明码标价,但信息的表述方式确实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最终,在调解下,餐厅退还黄女士1450元,并承诺整改宣传方式。 这件事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怒斥餐厅:“摆明了是想用‘302元/人’来吸引顾客,结果却让消费者掉进陷阱!” 也有人为餐厅喊冤:“标价都在菜单上,点菜的时候又没人拦着,不看清楚就是自己没常识。” 还有人表示:“这种事情双方都有责任,消费者要问清楚,商家也应该标注得更明确点。” 看来,这以后,吃饭得看清菜单,消费要留个心眼。毕竟,谁也不想因为一顿饭,吃出一肚子气。 商家标价模糊是一种套路,消费者看清价钱是一种智慧,消费路上,清醒比冲动更值钱。
“请17人吃饭,竟消费掉14535元,这谁顶得住啊!”重庆的黄女士庆祝升职,请同
九州兔吹不散
2025-01-10 21:37:11
0
阅读: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