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赵九章,在宿舍中吞下几十粒安眠药,静静的躺在床上离去了,在中国卫星的功臣名单中,他排在第一位,比钱学森排名更高!
赵九章的出身颇具戏剧性,1907年,他出生中医世家,按当时的轨迹,子承父业,悬壶济世似乎是命中注定,然而,“五四运动”的浪潮席卷全国,年轻的赵九章深受触动,科学救国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中医世家的背景,似乎与他后来选择的道路格格不入,却也预示了他一生都在追求济世救民,只不过他选择的方式,从医术变成了科技。
1933年,赵九章从清华大学毕业,踏上了赴德留学的征程,在那个大师云集的时代,清华的学习经历无疑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德国,这个当时的科学圣地,吸引着无数渴望知识的年轻人,赵九章一头扎进气象学的海洋,如饥似渴地汲取着新的知识。
1938年,赵九章获得博士学位,值此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他毅然回国,加入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决心将所学知识贡献给祖国,此后的十年,他潜心研究,在气象领域不断突破。
1946年,他提出的“行星波不稳定概念”在国际气象学界备受瞩目,此理论问世后,他的名字旋即在学术界广泛传播开来。
1947年,这位先生成了中央研究院气象所的掌门人,同时在中央大学教气象学,他努力把我国的气象研究引向科学化、现代化的道路,内战期间,他拒绝前往台湾,选择留在大陆,与新中国一起迎接未来。
新中国成立,赵九章大力参与了新中国的建设,他画出了我国首张北半球天气图,还和涂长望一起创建了天气预报中心和资料中心,这对于当时急需建立气象预报体系的新中国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1950年,赵九章接任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领导职位,在他的领导下,地球物理所提出了“任务带学科、学科促任务”的“三化”方针,推动了大气物理、海浪、地震、地磁等多个学科的发展。
他倡导在广东等地种植防风林带,开展海区海浪及波谱研究,推动人工降雨研究,并促成臭氧观测台的建设,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推动着新中国地球物理学的发展。
赵九章在国家层面扮演了关键角色,他参与了《十二年科学规划》的编制,还负责气象和海洋两个小组的工作,为新中国的科技发展蓝图出谋划策。
如果说之前的工作是铺垫,那么1957年,赵九章正式开启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篇章——中国人造卫星事业,是他,第一个提出了发展人造卫星的构想,并成为这一伟大事业的奠基人。
1958年,“581”组成立,赵九章担任副组长,负责卫星研制各项工作,他提出的发展卫星的策略是“自己动手、从小规模做起、逐步提升”,给中国航天进步定了基调。
他领导团队成功破解了卫星轨道和“东方红一号”的设计等关键科技难题,为我国航天业的初期发展清除了障碍,他在我国首颗返回式卫星的方案和技术研发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66年,中国科学院下设的卫星设计研究所正式挂牌,赵九章出任所长,全权领导卫星的研发任务,“东方红一号”的研制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赵九章始终坚守着他的信念,带领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文革”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1967年,赵九章被污蔑为“反动学术权威”,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批斗、劳动改造,这些本不该发生在一个科学家身上的事情,却成了他生活的常态。
1968年10月26日,“东方红一号”发射前两年,赵九章服下大量安眠药,结束其短暂而富戏剧性的一生,消息传至周恩来总理处,总理当场落泪,下令彻查,一代英才就此陨落,令人叹惋。
1970年,“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了航天时代,但赵九章却没能亲眼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直到1978年,在邓小平的批示下,赵九章才得以平反昭雪,他的骨灰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1999年,他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中国卫星功臣名录里,其名赫然列于首位,竟排在钱学森之前,足见他对中国卫星事业贡献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