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受访时,直言:“是父亲逼我娶于凤至,我俩没爱情。”一旁赵四小姐听闻,嘴角悄然浮现一抹得意笑容...... 张学良,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传奇人物,生前的一次采访中谈及自己的发妻于凤至,言语间透出了让人意外的冷淡。 他坦言:“是父亲逼我娶她的,我俩没有爱情!”此话一出,引发了许多人的讨论,最令人关注的是,在场的赵四小姐听后,竟露出了胜利者般的笑容。 一个复杂的情感故事,便在这一刻浮出了历史的表面。 于凤至,一个典型的大家闺秀,1897年出生于吉林怀德县(现梨树县)的一个富商家庭。 她的父亲于文斗,身为当地商会会长,富甲一方。家族不仅财力雄厚,对教育亦极为重视。 于凤至天生聪慧,五岁便入私塾研习诗书,13岁更是凭借优异成绩考入奉天女子师范学校,在重男轻女的当时,这般经历极为少见。 她不仅学识出众,还才艺双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被当时许多人称为“白莲花般的女子”。 命运却因为张作霖的一句话,彻底改变了这个年轻女子的未来。 张作霖与于文斗有旧交,早年还曾受过于家的恩惠,一次拜访中,张作霖听闻算命先生提到于凤至“福禄深厚”,当即便心生联姻的念头。 他认定这样一个知书达理、性格温婉的女子,能够成为张家理想的媳妇。 彼时的张学良年仅15岁,刚从国外学成归来,崇尚西方文化,反感封建包办婚姻。 当父亲向他提出婚事时,他一度极力反对,但在张作霖的强势要求下,他只能无奈妥协。 1916年,18岁的于凤至与15岁的张学良在沈阳张家大帅府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婚后,于凤至不仅在少帅府内将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还积极的支持丈夫的事业,用她的能力和宽容帮助张学良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张学良始终未曾全心接受这段婚姻,虽对她有敬重之情,但缺乏夫妻间的感情,张学良时常称她为“大姐”,而非妻子,这让他们之间的距离从未真正拉近。 婚后不久,于凤至为张学良生下四个孩子,一家人看似其乐融融,但张学良对家庭的依恋远远不及他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1920年代的天津和北京,上流社会繁华喧嚣处,张学良尽情驰骋。 少帅府里,于凤至默默坚守,用传统女性的隐忍和坚韧维系着家庭的完整。 转折发生在1927年,那年张学良在天津的一次舞会上认识了赵一荻。 这位来自香港的年轻女子出身官宦世家,自幼接受西式教育,思想开放而灵动,与张学良一见如故。 赵一荻深深吸引了张学良,而她也为他毅然决然地与家人断绝关系,跟随他来到沈阳,面对赵一荻的到来,于凤至内心受到很大的冲击,却还是选择了隐忍。 她提出“三不原则”:赵一荻不可以进帅府、不可以有正式名分、孩子不可以姓张,这是一种无奈的妥协,也是她最后的自我保护。 尽管如此,赵一荻最终还是以“秘书”的名义长居少帅府,甚至为张学良生下孩子。 而张学良对她的偏爱,也让于凤至的地位变得愈发尴尬,这段三人之间的关系,时间久了,变得更加微妙且复杂。 1936年的西安事变,是张学良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这场事变让蒋介石被迫调整政策,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却也让张学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他被蒋介石囚禁,开始了长达54年的软禁生活,西安事变后,于凤至从英国回国,毅然陪伴在张学良身边,用自己的行动为他分担压力。 在这段幽禁岁月中,她悉心照顾丈夫,还多次奔走,为改善他的生活条件而努力。 长期的压抑和劳累让于凤至的身体逐渐垮掉,她被确诊乳腺癌,为治病无奈赴美,此去竟成她与丈夫夫妻关系的终结。 赴美后的于凤至,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股市和房地产领域打拼出一片天地,被誉为“东方女股神”。 尽管事业有成,她内心始终牵挂着张学良,多次通过朋友为他送去生活必需品,但这种遥远的关怀却再也无法弥补他们之间的距离。 1964年,张学良在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压力下,被迫向于凤至提出离婚,信中,他对她表示了深深的歉意,同时也坦言自己无法改变现状。 这封信让于凤至痛彻心扉,却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她最终签下了离婚协议,成全了赵一荻与张学良的婚姻。 赵一荻自此成为张学良的合法伴侣,并在他漫长的软禁生活中始终陪伴左右,而于凤至,则在美国继续打拼,为张学良留下一笔丰厚的财富。 尽管分隔两地,她始终未能割舍对丈夫的牵挂,甚至希望在死后能与他合葬。 1990年,于凤至在美国去世,她的墓碑上刻着“凤至张”,寄托着她对这段婚姻的最后期待。 1991年,张学良首次赴美探亲时,来到她的墓前,看到墓碑上的名字时不禁潸然泪下,感慨道:“此生无憾事,唯负此一人!”这句话中,有深深的歉意,也有挥之不去的愧疚。 晚年的一次采访中,他却坦言:“是父亲逼我娶她的,我俩没有爱情!”这一直白的表述揭开了他复杂的情感世界,也让人不禁为于凤至的一生感到唏嘘。
张学良晚年受访时,直言:“是父亲逼我娶于凤至,我俩没爱情。”一旁赵四小姐听闻,嘴
疾冰预防说
2025-01-09 19:09:14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