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年,李世民身患重病,奄奄一息,孙思邈说:“这病我能治好,你只需把你的龙袍、

爱吃凉历史 2025-01-09 18:32:03

618年,李世民身患重病,奄奄一息,孙思邈说:“这病我能治好,你只需把你的龙袍、后宫妻妾、江山社稷全给我。”李世民听罢一口黑血喷涌而出,一头栽倒在地。 618年,李世民患上重病,病情危急,几近昏迷。那时,孙思邈应召前来,为其诊治。孙思邈沉默片刻,突然提出一个条件:“如果你将龙袍、后宫妻妾以及江山社稷交给我,我便能治愈你的病。”听完,李世民身体一震,瞬间口吐黑血,倒在地上,气息奄奄。 孙思邈,隋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享年102岁,被后人尊奉为“药王”。早在七岁时便开始读书,日积月累,能快速背诵大量经典。青年时期,孙思邈便对老庄学说、佛学以及百家学说产生浓厚兴趣,尤其偏爱佛经,展示出极高的智慧。 在他的早期岁月里,便遭遇了洛阳总管独孤信的评价,认为他过于聪明,可能因识见尚浅而难以被重用。此后,孙思邈选择了远离尘世纷扰,隐居在太白山,以求静心修炼。在这一段隐居岁月中,他不仅精进了自己的医术,还深入思考了生命的奥秘和养生之道。 隋文帝时期,政府曾派人邀请孙思邈出山任职国子博士,但他以“病”推辞,表达了对仕途的不感兴趣。他曾预言,五十年后将有一位圣人出世,届时自己将为其辅佐,济世救人。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十多个月,但迟迟未能分娩,且因病卧床,身体状况愈加虚弱。宫中的太医虽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但皇后的病情始终没有好转,甚至加重。 李世民因此忧心忡忡,无法安睡,焦虑之情可见一斑。无奈之下,他听从大臣徐茂功的建议,将孙思邈召入宫中。 按照古代的礼仪,男女授受不亲,尤其是宫中妇女,太医通常只能通过传话来诊治。然而,孙思邈虽然是名医,却穿着粗布衣裳,并非宫中的正规医生,因此更不能接近皇后。 为了克服这一障碍,孙思邈巧妙地采用了一种别出心裁的方法。他让皇后身边的宫娥采女将病情详细告知自己,同时审阅了皇后过去的病历。在充分了解病情后,孙思邈让采女将一条红线系在皇后右手腕上,并通过一根竹帘将线引到外面。 孙思邈站在房外,手捏着线的一端,凭借这根线感知皇后的脉搏跳动。借此,他成功诊断出了皇后的病情。这一创新的诊脉方式,不仅体现了他高超的医术,也展示了他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应变能力。 另一则与孙思邈有关的传奇发生在唐太宗患病时。某次在征战时,唐太宗误将水潭中的龙纹玉饰倒影看成了一条小蛇,自此产生了严重的疑虑和恐惧,总认为自己吞下了那条蛇。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世民的身体状况日益虚弱,甚至出现了呕吐等症状。宫中太医无法找出病因,病情未见好转。于是,魏征建议请孙思邈前来诊治。 孙思邈仔细询问了病情后,认为唐太宗的症状并非由身体疾病引起,而是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病症。他深知,若真有蛇吞入体内,症状应更加严重,而唐太宗的症状明显不符。他决定为李世民开具安神药物,并且要求唐太宗亲自回忆出征时的情景。 孙思邈还让人准备了一盆水,并请唐太宗望入水中。随着水中龙纹的倒影显现,唐太宗顿时意识到自己的疑虑是虚幻的,心中的恐惧也随之消失。病情得到缓解,最终痊愈。 唐高宗即位后,也曾多次召见孙思邈,并希望他能出任重要职务。然而,孙思邈依然拒绝了所有的政治荣誉。 直到高宗特赐给他良马,并赠送鄱阳公主的城邑时,他才勉为其难地答应居住,过上了宁静的晚年。尽管他远离了政权斗争,但当时的名士,如宋之问、孟诜等人,仍然以他为师,称他为“导师”。 在行医的过程中,孙思邈的医术达到了令人惊叹的高度。他不仅精通中医理论,还多次深入山林,采药研方,积累了丰富的药物知识。 他先后游历了太白山、嵩山、峨眉山等地,广泛搜集药材,并将自己的医学成就整理成《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巨著,成为古代医学宝贵的遗产。这两部著作不仅在中国流传甚广,甚至在日本也曾多次出版,成为医学经典。 孙思邈还强调养生之道,他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养生思想相融合,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由于他的养生理论独特且有效,他年逾百岁而身体依旧健康,视力和听力都未衰退,堪称养生的典范。 参考资料:李卫强,魏雪红主编. 《中医名家故事》 2022

0 阅读:1775

评论列表

kgkg626

kgkg626

13
2025-01-10 12:04

李世民说你当我傻吗 敢说这话我灭你三族[滑稽笑]

林白

林白

3
2025-01-14 16:22

鬼话连篇全记录

爱吃凉历史

爱吃凉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