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唯一谋生的手段就是靠妇女用这种方法所挣来的钱。有些乡村竟然没有一个干净女人

功标青史呀 2025-01-07 16:32:51

“人们唯一谋生的手段就是靠妇女用这种方法所挣来的钱。有些乡村竟然没有一个干净女人。”有人形容晚清时的娼妓情况。 娼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自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大臣管仲将其上升为职业开始,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到唐朝时期达到巅峰,到明清时期受到官府的打压。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禁娼最为严厉的朝代,清军入关后制定律例时就借鉴了明朝关于禁娼的律例“凡官吏宿娼者,杖六十,媒合人减一等。若官员子孙宿娼者,罪亦如之。狎妓饮酒亦坐此律。” 这个律例不可谓不严苛,好家伙,官员嫖娼直接杖责60大板。 很多人影视剧看多了,以为动辄300大板不过是过家家,其实明清时期的杖责是很厉害的,不要说60大板,就是随便来几板子,普通人也受不住啊!60大板可是致命的。 即使扛得住杖责,在重视礼法的古代,这位官员想必一定会被罢官免职,从此结束自己的仕途生涯,将来也不可能再启用了。 注意,这里除了官员受到管制,还包括了中间人,以及“官员子孙”,也就是说,官员的子孙嫖娼被抓到也是一样来60大板,甚至还会“坑爹”,可见打击面之广。 相比于明朝,清廷禁娼力度体现在革除官妓,在顺治元年,清廷还承袭明制,设置教坊司,到顺治八年就停止教坊司女乐,根据《雍正会典》记载“顺治16年裁革女乐,京师教坊司并无女子”,可见,清代的北京官妓基本已经消灭。 但是清朝统治面积很大,各地想要彻底消灭官妓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在顺治16年为官的一名叫王士祯的官员在扬州履职时就在笔记中记载:“扬州旧例,府僚迎春琼花观,以妓骑导,太守节推各四人,同知以下二人,归而宴以侑酒,府吏因缘为奸利。余语太守罢之。” 正因为如此,康熙年间不断重申严令禁止官娼,康熙修订《大清律例》时,关于“买良为娼”的律令除了承袭明律外,还进行了补充,比如“有私买良家之女为娼者,枷号三个月,杖一百,徒三年。” 雍正即位后,开始实行一系列政治措施改革,其中颇得民心的一个政策就是“除贱为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否定和废除了延续实施长达千年之久的乐籍制度,使得嫖娼活动失去了合法性,这对城市娼妓行业的控制和废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娼妓行业毕竟是上千年的历史,想要彻底废除,仍然有很多困难,在废除乐籍后,很多从业者也没有生存的出路,在雍正之后,清朝皇帝大多惰政,这些娼妓从业者迫于生计只好重操旧业。 尤其是乾隆皇帝南巡江南时,甚至亲自召幸过女伶昭容和雪如,如此一来,雍正帝“除贱为良”的八年禁娼成果毁于一旦,娼妓如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了。 据嘉庆初年来华的日本人著的《唐土名胜图》中写道:古今风土变迁,最可玩味者,莫如戏楼与妓馆。 其中的《东西青楼之图》,是在北京的灯市口之东一带,妓皆长袍盛妆,弹筝侑酒,绣帘红烛,迥非今世所见。 当时的娼妓行业布局呈现出,北方管理较南方相对较严的趋势,似乎是北方相对较为保守,尤其是京师官员受法律约束较强。 然而到了咸丰时期,即使是京师也是娼妓之风蔓延,根据时人笔记记载,那是“胭脂石头胡同,家是纱灯,门揭红帖,每过午,香车络绎,游客如云,呼酒送客之声,彻夜震耳,士大夫相习成风,恬不为怪,身败名裂,且有因此褫官者。” 什么意思,就是士大夫们已经嫖娼已经形成风气,丝毫不在乎名声,就连被褫官也不在乎了。 可以说,到了清朝中后期,娼妓之风,已经发展到无法抑制的地步,清廷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究其原因,首先,是在传统小农经济模式遭到严重的破坏后,没有出路的妇女只有靠这种方式赚钱,养活自己。 其次,清朝中叶以后,承平日久的帝王们早已失去了祖辈励精图治的心气,自己都成日沉迷女色,所谓上行下效,大臣们自然开始效仿起来。 再次,负责查禁娼妓的官员,往往以权谋私,禁令成为一种收入的手段。“郡城娼楼赌馆,甲于通省,皆各衙门书差舆夫包庇,每月送娼赌费三百元至署,家人十数元,数十元不等,此乃道中陋规。” 最后,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思想的侵蚀下,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以晚清的浙江地区为例,男女比例甚至达到194:100,大量男子在成年后无法找到配偶,为了满足生理上的寻求,客观上也加速了娼妓行业的发展。 从娼妓行业在清朝的兴衰,我们可以看到,它与清王朝的兴衰也是呈负相关关系的,在清朝吏治清明时,娼妓行业举步维艰;在吏治松弛时,立刻开始繁荣起来。 你怎么看待清朝禁娼的这种奇怪现象呢?

0 阅读:0
功标青史呀

功标青史呀

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