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盗墓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钱。当时他的部队虽然号称一个军,实际上只有数千人马,一多半的士兵都没有枪械,更不要说稳定的军饷来源了。当时河北省并不富裕,孙殿英仅靠盘剥当地百姓,根本养活不起一支军队。一天,孙殿英的几个部下跑来汇报,说抓住几个土匪,还缴获了几样古董。孙殿英命令部下将古董送给他过目,没想到这一过目却发现了一条“财路”,原来这帮土匪曾经盗窃过一座妃嫔的陵墓,从中获得了不少的宝物,眼前的几件还是其中体积较小的。
听了这几个土匪的汇报,孙殿英的眼睛都红了,一个小小的妃嫔陵墓都有这样的宝贝,那慈禧太后的陵墓中该是什么光景?一番思量过后,孙殿英下定决心要干一票大的,他派第八师师长谭温江以围剿土匪的名义包围了清东陵,赶走了守陵卫兵。为遮人耳目,孙殿英到处张贴布告,声称部队要搞军事演习,不允许老百姓随便出入清东陵,违者枪毙。在封锁了东陵周边以后,孙殿英就开始有计划的盗墓行动。
7月8日,孙殿英在军部召开紧急会议,宣布挖皇陵也是革命,是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为革命做出贡献的“正义”之举。至此,一场旷世罕见的盗宝事件,拉开了序幕。因为孙殿英也知道挖皇陵是千夫所指的事情,而且还会被各种势力惦记,所以必须在三四天内完成。他将部队分成两股,一支部队奔向了慈禧定东陵,而另一支部队则奔向了乾隆裕陵。为什么不动其他陵墓,主要是孙殿英认为时间有限,必须选择最好的两个目标下手。
盗墓是一个技术活,更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孙殿英的士兵没有盗墓经验,根本找不到地宫的入口。连续找了两天,孙殿英的耐心已经耗尽,就派人严刑拷打守陵的卫兵,这才找到了地宫的入口。当时地宫入口处建有一道由多层花岗石构成的“金刚墙”,这道墙由桐油糯米石灰浆粘固,内部还用钢铁加固,是专门对付盗墓者的机关。孙殿英的部下用铁锹挖,用石头砸都毫无效果,最后用了十几箱炸药,才炸开了一个入口。孙殿英害怕部下侵吞珍宝,就和工兵一起到地宫里去。
孙殿英带着他的手下刚一进入墓室,那些被陵墓中的阴森气氛吓得发抖的士兵顿时变成了另一个样子。他们看到慈禧的主墓室中有一个由汉白玉石铺砌的石室,石室中央是一座汉白玉石台,在石台上面,停放着一具巨大的棺椁,这就是慈禧太后的梓宫。两侧的两座石墩上,则放着记录慈禧谥号的香宝、香册,整个墓室到处都陈列着宝物。
孙部士兵们愣了一会儿,然后突然不约而同地冲上去抢夺珍宝,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塞满了他们的口袋,有的珍宝太大无法搬运,他们就用刺刀撬,枪托砸,把他们的珠宝和金银抠下来带走。很快,慈禧的棺木成了众矢之的,一大群士兵扑上去打开了内棺,数百件珍宝出现在他们面前。
在手电筒的照耀下,棺内珍宝现出五颜六色的霞光,这些盗墓贼再也无法控制贪欲,再次疯抢起来,连孙殿英枪毙的威胁他们都置之不理了。就这样,孙殿英带人在清东陵连续抢劫了五天五夜,为了寻找隐藏在身上宝物,甚至将慈禧遗体身上的衣服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