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14日,国民党中将张轸接到白崇禧的电话,让去总部一趟。张轸警觉

长江有大中 2025-01-03 04:51:22

1949年5月14日, 国民党中将张轸接到白崇禧的电话, 让去总部一趟。张轸警觉起来,难道起义的事情泄露了? 去还是不去呢, 这让他陷入了两难。 张轸, 曾任国民党河南省政府首脑, 淮海战役硝烟散尽后, 他引领着四万余众的地方安保队伍横渡长江, 肩负起武昌至嘉鱼江段的防御重任。 为了笼络张轸, 使其为己所用, 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将其部队扩充为十九兵团, 下辖两个军, 分别是127军与128军, 并委以张轸华中军政副长官及十九兵团司令官的要职。 早在渡江之前, 张轸已秘密派遣代表与解放军接洽, 商定了起义的相关细节。十九兵团的高层将领中, 多数倾向于起义。起义前夕, 兵团内部斗争激烈, 暗流涌动。 南京城头换旗之后, 张轸加速了起义的筹备工作, 他召集了兵团副司令官兼128军军长辛少亭、师长涂建堂、鲍汝澧等心腹, 共同商讨起义大计。 白崇禧方面, 表面上高呼“坚守武汉”, 实则并无久守之意, 他计划将湖北的部队撤往湖南,撤离顺序为: 桂系第七军等部队先行, 张轸兵团的两支部队随后, 58军则由鲁道源率领负责殿后。 为了加强对张轸的监视, 白崇禧临时将58军划归十九兵团指挥。 面对紧迫的局势, 张轸一面派遣人员过江与解放军联络, 一面亲自拜访鲁道源, 劝其一同起义。然而, 从鲁道源含糊其辞的态度中,张轸预感事情不妙, 遂匆匆告别。 张轸与鲁道源素有交情, 认为鲁道源即便不同意起义,也不会告密。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鲁道源竟向广州的“参谋总长”顾祝同发送了告密电报。 5月14日, 白崇禧在总部办公室召见张轸, 并当面出示了顾祝同发来的电报, 电报内容大致为: 据密报, 张轸图谋叛逆, 务必将其扣押并押送广州, 所部军队就地改编。 张轸面不改色地说:“武汉的事情, 顾祝同远在千里之外, 何以如此了如指掌?” 白崇禧目光锐利地盯着张轸说:“据说是鲁道源向顾总长透露了相关情况。” 白崇禧道:“翼三(张轸的字),我对你向来是信任的, 否则也不会将顾总长的电报给你看。不过, 对于辛少亭和鲍汝澧, 我确实有些放心不下, 你也要多加小心才是。” 为了安抚白崇禧, 张轸故意说道:“既然有所疑虑, 那便撤换他们便是。” 白崇禧追问道:“一个是军长, 一个是师长,撤换他们岂会如此容易?” 张轸答道:“辛少亭并无实际部队, 只是个空头的军长, 鲍汝澧对我也还算顺从, 不如就让他们去总部担任中将高参吧。” 白崇禧又说道:“还有, 你的部队要做好南撤的准备, 一旦命令下达, 就要立即行动。” 张轸道:“既然如此, 那我便回去安排。” 白崇禧却道:“你不必回去了, 就用我这里的电话, 通知师以上的部队长都来开会, 商议一下南撤的路线。” 张轸心中暗自惊疑, 料想白崇禧这是想将十九兵团的高级军官一网打尽, 但他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说道:“在你这里打电话, 恐会打扰你办公。兵团办事处离总部也不远, 我还是去那里打电话吧。” 白崇禧的脸色阴晴不定, 就在这时, 华中副长官夏威匆匆走进, 似乎有急事要谈。白崇禧不便再让张轸留下, 便道:“那你就去办事处打电话吧, 记得快去快回, 晚上我在总部设宴, 为你准备了河南的家乡菜。” 从总部出来后, 张轸一身冷汗, 他并未前往兵团办事处, 而是让司机驱车疾驰出城, 沿着长江大堤, 一路奔向了金口驻防的128军313师师部。 见到师长鲍汝澧后, 张轸简短交代了几句,又通知了辛少亭、张继烈、张玉龙等人前来开会。 而白崇禧这边, 在张轸离开后, 派人去打探得知张轸并未去兵团办事处, 而是出了城,他连忙给第七军军长李本一发电报, 让他率部突袭在贺胜桥的十九兵团部, 抓捕张轸等人。 当张轸与鲍汝澧、辛少亭等人正商议起义事宜时, 第七军已经包围了十九兵团部, 将三千多人的直属部队缴械。贪婪的李本一还趁机将兵团部的公私财物洗劫一空, 其中包括几千两黄金和几万大洋。 127军军长赵子立见第七军到来, 便带着两个师脱离了十九兵团。白崇禧给金口打去电话,与张轸一番互骂后, 愤怒地挂断了电话。 张轸下令起义部队向金口集结, 已在金口的部队则立即抢修工事, 以防白崇禧派兵来攻。 十五日拂晓, 起义部队大部抵达金口, 张轸正式发布了代号“55555”的起义通令, 并让官兵在左臂缠上白毛巾以示区别。 在白崇禧的命令下, 李本一、鲁道源指挥第七军和58军向金口一带发起进攻。面对桂系主力第七军的进攻, 起义部队的压力可想而知。 好在交战不久, 解放军四野先遣兵团的一部就赶来接应, 杀向贺胜桥。同时, 江汉军区的一个独立旅也赶来支援金口。白崇禧见状,不敢再恋战, 连忙通知武汉的各部队向南撤逃。 起义部队后来被改编为解放军第51军, 张轸担任首任军长。

0 阅读:4
长江有大中

长江有大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