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底,焦裕禄向组织申请回山东老家看望老母亲。他找到县长程世平,面露难色地说:“老程,能借我点钱吗?三四百元就够了。”程世平点了点头。当他看到焦裕禄一直打哆嗦,竟然只穿了一件破旧的空心棉袄,他禁不住红了眼眶。 信息源:百度百科焦裕禄 寒冬腊月的风格外刺骨,焦裕禄站在简陋的办公室里,手里紧紧攥着一封家书。这是从老家山东寄来的信,字里行间透着老母亲的思念和身体的不适。 他沉默了很久,手指不自觉地在信纸上摩挲,脸上写满了复杂的神情。 妻子在信中也提到:“你在外为人民服务,我们都理解,可是娘年纪大了,时常念叨着你能回家看看。”焦裕禄深吸一口气,将信小心地折好,放进了胸口的内兜里。 焦裕禄放下信后,没有片刻耽搁,立刻开始安排工作,交代每一件事要做到稳妥。 他对同事们说:“等我回来,咱们再讨论那些棘手的问题。”随后,他找到县长程世平。敲开门时,程世平正忙着看文件,抬头见是焦裕禄,立刻招呼他进来。 “老程,我有点私事想和你说。”焦裕禄显得有些不安。 程世平放下手中的笔,关切地问:“怎么了?什么事?” 焦裕禄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我母亲身体不好,来信让我回去看看。我想着申请几天假,顺便……借点钱,三四百元就够了。” 程世平听后愣了一下。他知道焦裕禄的家庭条件一向拮据,但没想到竟然到了这个地步。程世平看着眼前的焦裕禄,发现他身上穿着的棉袄薄得像纸,棉絮露出不少,衣袖也磨破了边。 “你就穿这身衣服回去?”程世平眉头紧锁。 焦裕禄点点头:“能挡风就行,回家主要是陪陪娘,衣服不重要。” 程世平站起身,走到焦裕禄身边,拍着他的肩膀,声音有些哽咽:“老焦,你想过没有,你娘见你穿成这样回去,会不会心疼?你是想让她安心,还是让她难过?” 他说完,从抽屉里取出钱,递给焦裕禄。 焦裕禄接过钱,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没有出声。他一向节俭,从不愿给组织添麻烦,更不愿因为自己的私事花一分钱。 “拿着吧,这是我私人借你的。去买套新棉衣,就算不为你自己,也为了让你娘高兴些。” 焦裕禄眼圈红了。他低声说了句:“谢谢老程。”便转身离开了。 几天后,焦裕禄穿着程世平强烈要求他买的新棉衣,背着一个旧帆布包,踏上了回乡的路。 一路上,他想着母亲的健康,想着家里的生活情况,心中满是愧疚。火车窗外的风景在飞速倒退,而他的思绪却不停地向前。 到家时,天已经擦黑,焦裕禄推开院门,看到母亲正坐在炕头上,昏暗的灯光映照着她佝偻的身影。 老人抬头看见儿子,愣了片刻,然后激动地颤抖着双手:“裕禄,你回来了!” 焦裕禄连忙跑过去扶住母亲,嘴里喃喃着:“娘,我回来看您了。”他注意到母亲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比记忆中苍老了许多。 焦裕禄陪着母亲聊天,聊家里的生活,聊村里的变化。母亲拉着他的手不放,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裕禄啊,你一心扑在工作上,娘知道,可是娘老了,有时候想你就盼着能见你一面。” 听着母亲的诉说,焦裕禄感到心如刀割。他想起自己总是因为工作忙碌,忽略了家人,尤其是母亲的感受。他扶着母亲的手说:“娘,我知道错了,以后一定常回来。” 母亲摸了摸他的新棉衣,笑着说:“这衣服好,暖和。裕禄长大了,会照顾自己了。”焦裕禄苦笑着没有回答,只是在心里默默感谢程世平的提醒。 在家里的几天,焦裕禄忙着为母亲熬药、做饭,还去田里帮着干些农活。村里的乡亲们听说他回来了,纷纷过来探望。 大家知道他在外面工作辛苦,都劝他注意身体。焦裕禄总是笑着说:“为百姓做事,再累也值得。” 时间过得很快,几天后,焦裕禄又要启程返回。母亲拉着他的手,舍不得放开:“裕禄啊,工作再忙,也要顾着点自己。娘不求别的,只求你平平安安。” 焦裕禄点点头,眼眶湿润。他知道,这份嘱托背后,是母亲无尽的爱和牵挂。 回到县里,焦裕禄立刻投入工作,但心中对母亲的思念始终未减。 他更加体会到,家人是他最大的动力,而他所做的一切,不仅是为了工作,也为了让所有像他母亲一样的普通百姓,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从那以后,他对每一项工作都更加细致入微,总是叮嘱自己:“百姓也是父母,不能让他们失望。”
1963年底,焦裕禄向组织申请回山东老家看望老母亲。他找到县长程世平,面露难色地
凌统看趣
2024-12-26 09:54:01
0
阅读:270
用户10xxx61
焦书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三防牛老大
老焦:人民想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