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纪委接到举报,声称李大钊的亲孙子李宏塔涉嫌贪污受贿,生活极度奢靡!纪委调查后:20多年骑坏4辆自行车。 李宏塔的祖父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之一。 尽管李宏塔的祖父是如此伟大的历史人物,他却从未享受过任何特别的照顾,相反,他总是被要求像普通人一样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1966年,李宏塔中学毕业,年仅十八岁的他,响应时代的召唤,义无反顾地参军了。 不同于一些人选择了相对轻松的岗位,他被分配到江苏省河口农场,成为一名农垦兵,开始了他与土地、与汗水为伴的艰苦岁月。 农场的工作条件极为艰辛,几乎所有的体力活都需要亲力亲为。 每天,李宏塔和战友们在大田里徜徉,犁田、播种、插秧、除草,重活累活一应俱全。 刚到时,李宏塔体型瘦弱,身高不够壮实,战友们常笑称他是“大虾”,这在那群粗犷的农垦兵中无疑是个外号。 刚开始,他确实觉得自己的体力远不如那些身强力壮的伙伴,有时候在田间地头干得气喘吁吁,手脚都有些笨拙。 正是在这种极度艰苦的环境中,李宏塔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身体开始变得越来越结实。 每一锄下去的力气,每一次弯腰拾起的重物,都让他在不知不觉中从一个瘦弱青年,逐渐成长为能挑起百公斤重担的强壮男人。 与大多数军营生活不同,这些艰苦的劳动不仅没有打垮他,反而深深锤炼了他的意志。 三年兵役期满后,李宏塔如愿退伍,回到了社会。 此时,他的身体早已不同于初入农场时的瘦弱模样,强健的体魄成为了他踏上新征途的基础。 但生活的考验并没有因此减少,李宏塔被分配到了合肥的化工厂,继续投身到社会的基础建设中。 与农场的田间劳作不同,化工厂的工作环境充满了危险和恶劣。 厂里的设备陈旧,许多生产工序都充满了有害气体,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酸碱味,每位工人都需要佩戴防毒面具。 即便如此,李宏塔依旧毫不退缩,依然是那个踏实肯干的青年。 几年后,李宏塔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被选为共青团合肥市委的副书记,正式踏入了政治生涯的舞台。 从基层工人到共青团干部,李宏塔的晋升看似迅速,但背后却充满了汗水和艰辛,他始终不忘最初的那份初心,在工作中踏实肯干,争取每一个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 在共青团合肥市委和安徽省委工作期间,李宏塔逐渐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深知责任的重大。 他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最终逐步站稳了脚跟,展现出了作为共产党员干部的担当与责任。 很快,李宏塔迎来了38岁,面临着离开共青团的时刻。 当组织部门征求他的意见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省民政厅,他直言:“我希望能进入一个真正做实事的部门。民政工作切实关乎百姓,是直接为人民服务的。” 在民政厅的工作期间,李宏塔始终保持着一种与群众紧密相连的工作方式,与那些习惯坐车、享受特权的干部不同,李宏塔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 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季,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季,他都风雨无阻地骑车走过了大街小巷。 每次经过路口,他都会看到路旁的普通百姓,看到那些在街头辛勤工作的市民,看到那些疾步行走的老人和孩子,这一切,都深深地触动着李宏塔。 他常说,骑车上下班不仅能锻炼身体,更能时刻提醒自己与人民的距离,始终不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与使命。 多年来,李宏塔骑坏了四辆自行车,穿坏了五件雨衣,甚至七双胶鞋。 但他始终没有因此而抱怨过一次,反而觉得这种简单的出行方式能让自己更清楚地感知社会的温度,理解人民的疾苦。 他认为,作为一名干部,若总是关在办公室里,远离百姓的生活,那就无法真正为百姓做事,无法了解百姓的需求。 李宏塔常说:“民政部门的职责很简单,归结起来就是两句话: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困难群众解愁。”他把这两句话作为自己工作的准则,并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李宏塔自进入民政系统以来,每年大部分时间都驻扎在乡镇基层,他在工作中始终注重实地调研,反对形式主义。 李葆华曾多次下乡考察,甚至“微服私访”,亲自了解粮食供应情况,一次因质疑粮店发放不符规定,差点被公安带走。 每次下乡不打招呼,直接走访农户,了解民情。 他常通过让车停远处,再由村民带路,避免被村里狗叫声暴露身份,这样的“反向工作法”使得他能准确掌握基层情况,不被作假。 李宏塔深入调研,提出多项关于精准扶贫、人口老龄化和留守儿童等问题的提案,推动民政系统改革与发展,他的实事求是和亲民作风,令基层反馈真实、及时。 2005年,中纪委收到举报信,指控李宏塔在担任安徽省民政厅厅长期间,利用职权借助祖父李大钊和父亲李葆华的名声,涉嫌贪污、受贿以及财产来源不明。 对此,中纪委高度重视,立即派遣调查组前往安徽展开调查。 经过详细调查,调查发现李宏塔一直秉持清廉作风,与其祖父和父亲一样,坚守为公正直的原则,最终,调查结果汇报至北京,组织对李宏塔的廉洁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并决定将他作为正面典型进行宣传,树立良好榜样。
2005年,中纪委接到举报,声称李大钊的亲孙子李宏塔涉嫌贪污受贿,生活极度奢靡!
不急不躁文史
2024-12-24 20:55:15
0
阅读: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