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新四军师长谭震林收到一份来自茅山的电报,忽然脸色大变,大声喊道:“你是不是译错了?再给我译一遍!”译电员委屈的重译,谭震林看完电报,呆呆的站着,半响说不出话。 电报内容:“1941年11月28日,在江苏省溧阳县塘马村,新四军六师16旅旅部及地方机关1600余人,遭到日伪军下乡扫荡3800多人的突然包围,战斗中新四军十六旅旅长罗忠毅、政委廖海涛,为了掩护机关1300多人安全转移,壮烈牺牲了。” 1941年11月的一个清晨,苏南的塘马村被浓雾笼罩,战斗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 这座位于溧阳县西北的村庄,平时安静祥和,百余户人家仿佛与外界的动荡无关。 今天的塘马村注定不平凡,日伪军的铁骑已经悄然逼近,整个村庄即将成为一场生死决战的焦土。 新四军第16旅的官兵们知道,这一仗关乎整个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存亡,关乎党政机关的安全转移,关乎他们自己的命运。 村里的四周,是连绵不断的丘陵,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敌人调动了步兵、骑兵、炮兵和坦克,总兵力超过三千人,阵容庞大、气势汹汹。 罗忠毅旅长和廖海涛政委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压境,心中明白,敌人此次的目标并非仅仅是占领塘马村,他们是来摧毁第16旅的指挥部,摧毁苏南党政机关的核心力量,切断华中地区的抗战指挥体系。 这个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每一位新四军战士的心头。 塘马村内此时正在举行苏南地区的党政军干部会议,参与人员近千人,但大多数都是党政干部和后方工作者,只有不到三百人具备一定的战斗力。 第16旅的战斗部队与党政机关的警卫力量不足五百人,面对日军的狂猛攻势,形势极为危急。 战斗指挥的重担落在了罗忠毅和廖海涛的肩上。 罗忠毅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下达了防御指令,全力抵抗,确保党政机关和干部的安全撤离。 随着日军步兵的冲击到来,战斗立即进入白热化阶段,日军通过浓雾迅速推进,气吞山河般压迫着塘马村的防线。 第48团第2营第4连的士兵们毫不退缩,冒着枪林弹雨迎头而上,营长黄兰弟精准判断敌人主攻方向,并迅速指挥增援部队。 此时,敌军骑兵如猛兽般冲上阵地,刀枪剑戟与机枪火力交织成一道死神之网,震耳欲聋的炮声几乎掩盖了所有的声音。 新四军的官兵们依然沉着应战,他们手中的机枪和步枪如死神的镰刀一般割裂着敌人的进攻。 黄兰弟带领的第2营第5连迅速赶到,配合第4连一道,用密集的火力成功挡住了日军骑兵的进攻。 骑兵们在机枪火力下犹如撞向钢铁的洪流,一阵阵痛苦的呻吟声传来。 新四军的士兵们没有一丝退缩,每一发子弹都如同他们心中坚守的誓言,击中了敌人的要害。 日军骑兵阵线被撕裂,敌人的进攻被暂时遏制。 尽管如此,战局依然危急,敌人的主力部队尚在后方,随时可能进行第二轮攻击。 罗忠毅旅长和廖海涛政委站在战斗最前线,指挥着战斗的进程。 罗忠毅虽然头戴钢盔,身披军装,但他的神情却无比凝重,他明白,敌人的优势兵力和强大装备,让这场战斗变得极为艰难。 但他没有一丝退缩的念头,反而愈加坚定地指挥战斗。 在电台前,他用低沉的声音下达着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死守塘马村,必须确保党政机关安全转移。”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决绝与坚毅。他深知,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防御战,更是一次生死存亡的赌注。 正当第16旅官兵竭力抗击敌军时,国民党驻溧阳的军队却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决定——他们悄然撤离,放弃了阵地,这个突如其来的撤退,让日军瞬间找到了突破口,直逼塘马村的东南方向。 罗忠毅意识到,战斗的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塘马村的防线即将崩溃。 但他并没有选择突围,而是毅然决定继续坚守,他明白,党政机关的安全才是这一战的关键。 随着敌人多路合击,战斗愈发惨烈。 新四军第16旅的战士们用生命捍卫着每一寸土地,罗忠毅带着仅剩的六名战士继续在阵地上指挥,他的身边,四面八方的炮火和枪声几乎让人无法分辨方向。 突然,一颗子弹划破空气,击中了罗忠毅的胸口,他猛然一痛,倒在了血泊中。 即使如此,他依旧没有放弃指挥,咬紧牙关,用几乎微弱的声音命令剩下的战士们继续战斗。 就在罗忠毅倒下的同时,廖海涛政委也在另一侧的阵地上陷入了同样的困境。 在一次敌军炮火的猛烈轰炸中,廖海涛的腹部中弹,鲜血迅速染红了他的军装。 廖海涛依旧没有倒下,他咬紧牙关,眼神依然坚毅不屈,指挥着战斗,鼓舞着身边的战士们继续作战。 直到最后,他才在极度的痛苦中,将指挥权交给了黄兰弟,命令他带领队伍拼死突围。 最后,他闭上了眼睛,永远留在了战场上。 就在第16旅的指挥官们牺牲后不久,党政机关的转移终于在王胜和王直的带领下突破了敌人的包围,一路上,他们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终于成功突破重重封锁,在当天晚些时候成功突围,进入了金坛、溧阳一带。 与此同时,第16旅剩余的官兵们在戴家桥等地顽强守卫,为党政机关的转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当最后的突围终于得以完成,新四军第16旅的牺牲并没有白费。
1941年,新四军师长谭震林收到一份来自茅山的电报,忽然脸色大变,大声喊道:“你
不急不躁文史
2024-12-19 23:44:35
1
阅读:46325
用户12xxx17
虽然文章写得不太顺畅,还是让我无比感动。致敬英雄的老一辈革命勇士们!
用户17xxx79
英雄不死,浩气长存!
kENT
41年新四军旅长,55年有机会中将军衔
用户13xxx57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方hs
气吞山河?为日本人唱赞歌?
平一张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壮哉!新四军万古流芳!
張平春
中国最大的敌人是日本。
老崔
AI文
用户10xxx99
什么气吞山河,你会用句吗?应改为像一群疯狗似的扑来
莉岩红
AI文就是差劲,"气吞山河"怎么能用在日本鬼子身上?!!!
大侠
接任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江渭清
大浪淘沙
哎,气吞山河一词竟然用在日军身上????
我思 故我在
这是六师情报机构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后果,敌人那么多人出动,却没有得到及时的情报。
盛杰 回复 12-22 19:15
本人老家就是茅山老区,抗日根据地,这个地方所谓的山,也就是两三百米高度,陈毅粟裕谭震林张鼎丞都坚持不了多久,更何况罗忠毅呢?核心根据地离南京也就七八十公里,最近的炮楼才20公里,鬼子的核心区啊,能活下来就已经很厉害了!
wangyulongl8968
AI后!已经很难了看到精神状态正常的文章了。
用户15xxx74
为
WW2L
👍👍👍
长青树
罗忠毅,襄阳的优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