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新疆一男子退伍后,靠卖羊肉串为生,从一开始的穷困潦倒,到后来自己攒下一些积蓄,而他有了这笔钱后,没有去自己享受生活,反而是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时点赞关注一下,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谢谢支持! 阿里木江生于一个贫寒之家,生活的拮据让他不得不在高中时便告别校园,选择应征入伍,那一天,他带着一个简单的行囊,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奔赴军营,或许,正是在部队的洗礼下,他磨砺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学会了吃苦耐劳的品质。 转业后的阿里木江,被分配到当地的供销社工作,他以为,生活就此可以稳定下来,谁知好景不长,供销社因经营不善而宣告破产,失业的阴云,再次笼罩在这个小伙子的头顶,没有学历,没有背景,茫茫前路,无从选择。 但阿里木江没有被困境击倒,他从不言弃,决定靠自己的双手闯出一片天地,带着仅有的十元钱和一台烤箱,他只身一人,来到了遥远的贵州毕节,那时的他,可能做梦也没想到,就是这个简陋的烤箱,成就了他日后的传奇。 街头巷尾,炊烟袅袅,一串串滋滋作响的羊肉,在炭火的炙烤下,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就是阿里木江的“创业计划"——靠着卖新疆烤羊肉串谋生,他每天精心腌制羊肉,研磨调料,只为让远方的食客,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然而创业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坦途,没有营业执照,他的烤箱不幸被城管没收,看着辛辛苦苦攒下的家当化为乌有,阿里木江心里苦不堪言,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因为他相信,苦难只是人生的调味品,路总要自己走下去。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幸运之神眷顾了这个善良的小伙子,一位好心的酒吧老板,愿意借钱给他,帮他渡过难关,这让阿里木江深深感动,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份人间真情传递下去。 从那时起阿里木江烤羊肉串的事业渐渐有了起色,尽管赚的钱不多,他却有了一个宏伟的目标,那就是,每年拿出5000块钱,资助那些和他一样,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们,这个”承诺",他一直兑现了十几年。 就这样阿里木江用羊肉串串起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求学梦,他的善举,温暖了多少寒门学子的心,然而,他帮助他人的脚步,并未就此停歇,200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山火,在贵州某县肆虐,阿里木江闻讯赶来,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扑救的行列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和大家并肩作战,直至大火被扑灭。 事后当地林业局为表彰他的贡献,特意奖励了他300元钱,可阿里木江却婉言谢绝,他说:“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不希望因此得到什么,"说完,他从口袋里掏出200块钱,一起交到了林业局的手上:“这500块钱,请把它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吧!” 这朴实的话语,朴素的举动,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就是阿里木江,一个用羊肉串烤出“大爱”的平凡人,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但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人间自有真情在”,那一串串香喷喷的羊肉,承载的不仅是生计,更是一颗向善的心。 阿里木江的慈善之路,从那一刻起,变得越发坚定,他明白自己虽然只是一介草民,但一点一滴的付出,也能汇聚成爱的海洋。 2003年,一个叫周勇的男孩,因患肾病而住进了医院,昂贵的医疗费用,让这个贫困的家庭陷入绝境,得知这一情况后,阿里木江悄悄来到医院,将手中仅有的几百块钱,塞进了男孩母亲的手中,“你先拿去用,剩下的,我来想办法,"他的话,如一股暖流,融化了这对母子的心。 为了给周勇筹集医药费,阿里木江四处奔走,联系媒体,呼吁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进来,纷纷为这个可怜的孩子捐款献爱心,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周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重获新生。 这件事让阿里木江深感“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力量,他更加积极地投身慈善事业,鼓励更多人加入到奉献的行列中来,2011年,他和相恋多年的维族姑娘古丽巴努走进婚姻殿堂,两人的爱情,早已被公益事业所点燃。 婚礼上他们收到了亲朋好友给予的万元礼金,可这对新人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决定——他们将全部礼金,都捐给了毕节的贫困学生,“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帮助更多上学困难的孩子,"这是他们的共同心声。 从此阿里木江有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战友”,夫妻二人携手并肩,在慈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多年来,他们累计捐款超过20万元,在毕节学院设立了“阿里木助学金”,资助了无数寒门学子。 “我这个人没什么本事,就是想多帮帮别人,"每当被人夸赞时,阿里木江总是腼腆地说,但他殊不知,正是无数像他这样平凡而善良的人,用点点星光,照亮了这个世界。 而善举也让阿里木江收获了更多的爱与感动,2011年,他被授予“全国助人为乐模范”称号。 信源:百度百科:阿里木江·哈力克
1992年,新疆一男子退伍后,靠卖羊肉串为生,从一开始的穷困潦倒,到后来自己攒下
宋看社会
2024-12-17 11:53:44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