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的一个深夜,一男子用力掐着小儿子的脖子,并往孩子嘴里灌农药,妻子惊醒后

宋看社会 2024-12-19 11:53:58

1961年的一个深夜,一男子用力掐着小儿子的脖子,并往孩子嘴里灌农药,妻子惊醒后睁大了眼睛,但她没有制止,反而一边哭一边帮忙按住了孩子,嘴里不停地道歉,而在毒死3个儿子后,两人用麻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时点赞关注一下,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谢谢支持!   王全德为何要以这种决绝的方式结束生命? 原来他不久前得了一种怪病,先是四肢发麻,继而皮肤溃烂,当他颤颤巍巍地来到诊所,医生看到他的容貌,便吓得落荒而逃,王全德很快被确诊为麻风病。   在那个时代,麻风病无异于判了死刑,患者被视为不祥之人,村民们避之唯恐不及,王全德一家很快成为过街老鼠,不仅被逐出村子,就连吃水都无处可寻,孩子们在学校里饱受欺凌,无人愿与他们为伍。   面对疾病的折磨,以及世人的白眼,王全德万念俱灰,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也不忍心让妻儿涉入痛苦的泥沼,于是他选择了一个极端而悲壮的解脱方式。   王全德的故事绝非个案,20世纪中叶,我国还有近52万麻风病患者,他们大多隐居在偏远山区,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由于当时医疗条件的限制,麻风病几乎等同绝症,患者不仅要忍受身体的折磨,更要承受社会偏见的重压,他们被放逐、被遗忘,甚至连做人的尊严都无从谈起。   李桓英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世家,她自幼聪颖过人,年纪轻轻便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她远赴美国深造,获得细菌学和公共卫生学双料硕士,当时的她已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机缘巧合之下,李桓英加入了世界卫生组织,成为该组织的首批官员,在异国他乡,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贫困地区的疾病防治作出了卓越贡献。   然而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李桓英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她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生活,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   “我是中国人,中国需要我,"面对亲友的不解,李桓英如是说。   回国后,李桓英毫不犹豫地投身于传染病防治的工作,1978年,已届知天命之年的她,更是将目光投向了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麻风病。   当李桓英第一次走进云南某个麻风村时,她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了,满目疮痍,满眼绝望,许多患者面容狰狞,肢体残缺,宛如行尸走肉。   面对这人间炼狱般的景象,李桓英没有退缩,她走近患者,与他们握手,给予他们拥抱,在当时,这种超越畏惧与偏见的举动是革命性的。   李桓英的到来,犹如黑暗中的一道光,她带来了特效药,为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但让村民们惊讶的是,这位大城市来的女医生既没有戴口罩,也没有穿防护服。   “我与你们同在!”李桓英的话语,让麻风村的人们热泪盈眶,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能得到平等对待,对他们而言是奢侈的梦想。   李桓英不仅医术高明,更以身作则,她与患者同吃同住,手把手教他们护理皮肤,她的无私与坦诚,渐渐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   但治疗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服药初期的不良反应,让许多患者产生了怀疑,纷纷要求停药,李桓英挨家挨户做工作,苦口婆心地开导他们,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桓英的悉心照料下,奇迹出现了,短短27个月,所有坚持服药的患者都痊愈了!   1990年,昔日的麻风村摘掉了恐怖的标签,改名为“曼喃醒村”,傣语意为“新生”,泼水节那天,村民们喜极而泣,将洁净的泉水洒向彼此,冲刷掉昔日的伤痛,他们终于不再是人人唾弃的“怪物”,而是重获新生的人。   李桓英的足迹遍布云贵川的大地,为了给更多患者送去光明,她跋山涉水,翻越崇山峻岭,途中,她几次遇险。   最严重的一次她摔断7根肋骨,缝了7针,但伤痛从未让这位铿锵玫瑰停下脚步,她用自己的倔强与执着,诠释了“大医精诚”的真谛,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者仁心,她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最需要帮助的人,把健康和希望洒向人间。   信源:百度百科:李恒英

0 阅读:322

评论列表

用户87xxx54

用户87xxx54

4
2024-12-19 20:44

先生大爱

宋看社会

宋看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