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外交官朱敏才退休后,不顾儿女们反对,毅然带着妻子离

宋看社会 2024-12-19 10:53:59

2005年,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外交官朱敏才退休后,不顾儿女们反对,毅然带着妻子离家,从此之后音讯全无,直到10年后,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被送往医院,才揭开了朱敏才和妻子消失的秘密,   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时点赞关注一下,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谢谢支持!   朱敏才出生在贵州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努力,他顺利考入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外经贸部门工作,从那时起,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改变。 工作中他先后去过坦桑尼亚、尼泊尔等国家,拓宽了眼界,积累了丰富的阅历,与他携手相伴的,是他的妻子孙丽娜,一位颇有建树的英语教师,孙丽娜是北京最早的一批英语教师之一,几十年如一日地耕耘在教育一线,用爱心和耐心带给了孩子们知识和快乐。   2005年的一天,朱敏才和孙丽娜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贵州山区儿童的生活状况,这一幕深深触动了他们的心灵。 画面中孩子们衣衫褴褛,食不果腹,更谈不上接受教育,他们大多辍学在家,年纪轻轻就要帮家里干农活,看着电视,夫妻俩陷入了沉思。 朱敏才的脑海中浮现出儿时的情景,那时的他也和这些孩子一样,家境贫寒,读书是奢望,直到考上大学,他的人生才发生转机,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也明白环境的差异会带来怎样的人生差距。   孙丽娜感同身受,她虽然从小生活在北京,但也深知教育的作用,她由衷地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于是,朱敏才和孙丽娜达成了共识: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用自己的绵薄之力,点亮孩子们的人生之路。   就这样,这对“退而不休”的夫妻悄悄地离开了北京,义无反顾地来到了那个曾经困扰朱敏才的地方——贵州大山深处,那一刻,贫瘠与荒凉扑面而来,却丝毫没有减少他们奉献的热情,当地的孩子们,就像曾经的朱敏才一样,渴望读书,渴望飞翔,而现在,朱敏才要和妻子一起,帮助这些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然而常年生活在高海拔的山区,饱受强烈紫外线的照射,孙丽娜的视力急剧下降,右眼最终失明,左眼仅存0.03的视力,体检时,她还被查出体内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朱敏才的身体也亮起了红灯,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一个个疾病找上门来,他却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   对他们来说,孩子们的未来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即使生病,他们也尽量不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出来,生怕影响了教学。   直到2014年,朱敏才在支教时突发脑溢血,不得不被紧急送回北京治疗,他们十年来的无私奉献才第一次被公众所知。   消息传开,许多人都为他们的事迹所感动,2015年初,朱敏才夫妇荣获“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颁奖词这样写道:“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然而对朱敏才夫妇来说,最感恩的,是贵州的百姓们,正是他们,实现了夫妻俩的支教梦想,在颁奖典礼上,孙丽娜激动地说:“感谢贵州的百姓们,是你们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孩子,感谢你们这些孩子的父母,把孩子放心地托付给我们,感谢孩子们,愿意倾听我们的教诲,让我们的教育理想开花结果。”   一路走来,朱敏才夫妇饱尝了山区教育的艰辛,也收获了无数感动,他们用自己的晚年,点亮了大山深处孩子们的人生之路,书写了平凡而伟大的教育篇章,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看到了奉献的力量,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再大的困难也挡不住对教育的向往,再强的风雨也吹不灭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的决心。   如今朱敏才和孙丽娜已经不在山区了,但他们点燃的教育火炬依然在大山深处熊熊燃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支教的行列,将知识和希望带给那里的孩子们,朱敏才夫妇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意义,他们用大爱温暖了贵州大地,用行动谱写了感人至深的教育赞歌。   信源:2014年09月11日,人民网:人民日报:朱敏才、孙丽娜夫妇等获“最美乡村教师”称号

1 阅读:659

评论列表

zero

zero

1
2024-12-20 09:43

好样的

宋看社会

宋看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