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鲁南流传着八路军有一门神炮的传说,炮筒有水筒粗,三十里内百发百中,但神炮平时却无影无踪,八路军行军时,也根本看不到,但是攻坚战一起,它又是轰隆作响。 占据平邑到城后公路一带的伪军大队长王风林为非作歹,驻扎此地的115师老三团决意拔掉这颗插在根据地中的钉子。 王凤林收到老三团要进攻自己的消息后,天天担惊受怕,外界一直传说,老三团有一门神神炮,方圆三十里,指哪打哪。王凤林也怕八路军用“神炮”轰开他的据点,于是他从周围村庄抓来了几百名老百姓,在庞庄筑起了一道三丈高、一丈厚的土坪子,好子的门楼上还建了个五丈高的炮楼,楼顶上是遥望台。 团长把攻打庞庄据点的爆破任务交给了马立训所在的连。马立训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和肖春波等爆破手通过侦察到的情况,根据庞庄坪墙厚的特点,研究了爆破方法,准备用大包炸药炸开敌人的坪门,给突击部队打开前进的道路 1944年5月的一天夜里,老三团的三连隐蔽地接近了庞庄据点。连长按马立训三步爆破的建议,下达了战斗命令。 肖春波接到命令后,一跃而起,抱着炸药包就冲上去,“轰!”的看把鹿岩炸于了。趁着炸药的烟雾,刘炳坤抱起第二包炸药,冲了上去是一声巨响,炸开了敌人的铁丝网。 第二包炸药刚响,马立训就抱起十八斤重的大炸药包,钻进了硝烟,直扑敌人的吊桥。敌人被两包炸药震醒了,一片惊叫:“啊呀,八路军攻上来了,快呀快拉吊桥! 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马立训一纵身跳上了吊桥,三脚两步间到扦增门楼下,把大炸药包拉火了,“轰·.....”一声震天撼地的响声过后,敌人高大坚厚的坪门楼被炸塌了。敌人有的被炸死,有的被埋在土里,有的被吓跑了。冲锋号一响,三连冲进了“铁打的庞庄”,把180多名伪军全部消灭了。 占据临沂城的伪军司令王洪九,见到一个个日伪军的炮楼据点被八路军炸掉,心慌意乱,就带人到八路军炸过的据点里,研究工事毁坏的情况。 他们发现八路军的“神炮”是打下不打上的。他想:你既然打下,我就把坪墙和炮楼的下边砌得厚厚的,把脚抬很高高的,看你们怎么办? 他下令把据点重新改造一番。沙沟崖是王洪九最大的据点,他也就特别花了许多心恩,把防御工事筑得特别复杂和坚固,沟顶上是双层坪墙。 墙上有许多枪眼,双层坪墙中间有掩蔽部,正中有个大炮楼,炮楼上有通道,一直可通到壕沟,又用三个暗堡封锁着通向村内的道路。王洪九派了一个装备精良的大队200多人,驻守在那里。 1945年3月,老三团的一营接受了攻打沙沟崖的战斗任务。这时,马立训已升任一连二排的排长了。为了顺利攻下沙沟崖,一营成立了由马立训负责的爆破组。 战斗开始的当天晚上,爆破组送上了两包炸药,都从敌人坪墙下的渭坡上滚了下来。大家都很着急,马立训当然更着急想:光急不行,要拿出办法来。他立即带领爆破组回到屋里商量爆破办法。张营长一见马立训就说:“你看王洪九的脚抬得很高,炸不倒炮楼,我们的攻击就是白费劲哪!” 马立训当即向营长说,他们想出个“空爆”的办法,营长都说这个办法好,就叫他们马上动手。 “空爆”开始了。刘炳坤把捆在长竿子上的炸药包靠到了敌人的炮楼上,一个持刺刀的敌人,用刺刀一扫,炸药包掉进了壕沟,从炮楼中跑出门个敌人,拼命抢那个炸药包。马立训连忙开枪,虽然打死了两个敌人,炸药包还是被他们抢跑了。 傍晚时,远方传来了枪声。显然,敌人的援军来了。敌人见援军快至了,又抢到了八路军的炸药包,胆子就更壮了,不住地乱叫乱骂。马立训得头上青筋暴起。 肖春波忽然想到一个办法,他说:“我看咱像挖煤窑一样,挖个洞进去炸掉它!” 马立训顿觉灵感来了,他立刻和战友们商量,用煤窑里那种三脚架撑起炸药包,把炸药牢固地绑在上面。张营长又抽来了一个机枪组,一个投弹组,配合一连的火力掩护马立训进行“空爆”。 马立训、肖春波、刘炳坤分别带一个组,共九人,每组扛一根杆子,向敌人炮楼冲去。敌人虽然看见了,也乱打枪,投手榴弹,但他们被一连的少力压制住了,无法阻挡马立训爆破组的前进。 马立训他们很快越过壕沟,把三脚架靠在敌人的炮楼上。这时,敌人恐慌起来,挤命地向马立训射击,子弹在马立训耳边“嘘!嘘!”飞过,马立训全然不顾,立即拉着了导火索。 战友们见导火索“嗤嗤”地冒着火花,马立训还抱住木杆不放,就急切地叫道;“排长,快放手!要炸响了!”在这最紧张的时刻,他担心敌人再把三脚架推倒,所以仍抱住不放。他昂首屹立,紧抱住木杆,默默在心里数着一、二、三"。就在炸药要爆炸的一瞬间,他猛冲出去。 “轰!”的一声,浓烟滚滚,尘土飞扬,王洪九苦心营造的高脚炮楼被炸塌了。张营长一声令下,全营突进了沙沟崖,经过一场激战,守敌全被消灭了。来增援沙沟崖的敌人,也中了二、三营的埋伏,被全歼了 马立训熟练的爆破技术。使炸药包发挥大炮的威力。他一个人就炸掉敌人500多人,爆破敌人据点20多处。
抗战时,鲁南流传着八路军有一门神炮的传说,炮筒有水筒粗,三十里内百发百中,但神炮
报君知史
2024-12-17 00:21:00
0
阅读:444
顺心
向抗日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