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周志坚带队第一次伏击日军,等了一夜,眼看日军车队就要出现了,忽然一阵枪响,周志坚惊出一身冷汗:“怎么搞的?谁暴露了目标?” 1938年新四军把在湖北河南活动的几支部队合并到了一起,组成了豫鄂游击支队,共计四个团。部队刚刚组建,如何打好第一仗很重要,这个任务落到了周志坚的肩上。第一仗胜败关系到战士们的士气,周志坚顿觉得身肩重担,压力颇大。 研究了许久,周志坚考虑到部队刚刚组建在武器装备等方面都不具备实力,不适宜打大仗,但是又要对日军造成重创,思来想去,还是打伏击战好一些,伏击日军的运输队,这样一来可以锻炼部队,二来也可以给公路沿线的日军造成重创,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想到这里,周志坚觉得兵贵神速,事不宜迟,他立即带着人乔装一番,沿着花园至安陆的公路沿线侦察地形,选择阵地。看了好一会,周志坚被憨山寺周围的地形吸引。这里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更加重要的是,公路转弯处有一个接近九十度的直转弯,日军车队经过此处的时候,必定会减速,到时候伏击部队就可以日军停顿的时机,发起攻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和众人一商量,大家也觉得此地甚好,但是要说有十分的把握,大家又没低,毕竟部队第一次打伏击,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竟然这样,周志坚几人只好把可确定的事情做的细致一些,以求把意外因素降低到最低,他们围着憨山寺走了好几圈,把每一个山头的情况都摸清楚。 一天黄昏时分,部队出发,周志坚排兵布阵,留下两个中队进行机动,他亲自带着三百多战士前往伏击地点布下口袋阵。另外有一个中队埋伏在公路的转弯处,两处保险。为了防止日军逃跑,他们还在转弯处挖了一条深沟,来阻挡汽车前行。 战士们在伏击阵地上干的热火朝天,周志坚手提驳壳枪,不敢放松,来回检查各个伏击点,当一切布置得当之后,周志坚上看下看,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可是又说不出来,思来想去,恍然大悟一般,他又让几个战士找来一堆树枝,堆在公路正中,然后把团里面的唯一一把重机枪抬出来,埋伏其中,到时候可以直接压制日军的火力。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天大黑下来,周志坚带着战士们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按照情报,日军的车队将在上午经过此处。前半夜周围还有鸟鸣虫叫,到了后半夜,周围出奇的安静,战士们处于临战状态,精神高度紧张,并没有困意,倒是肚子有些不争气,已经开始咕咕叫,响的大家都听见了,但是没有人说饿,大家都铆着一股劲,战斗要紧。 慢慢的,黑夜破晓,天开始发亮,看着升高的太阳,战士们的劲头更足了。可是越等,日军的运输队却没有出现,眼看就要过了时间,周志坚有些不安,难道是日军提前收到消息,改变了路线? 就在这时,山上传来了前面侦察员发来的信号,仔细一听,公路转角处也传来了轰鸣的汽车声,五辆汽车慢慢的驶入伏击圈,周志坚下令大家做好战斗准备,战士们聚精会神,直瞄着前方,随时准备扣动扳机。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时候伏击圈突然一阵枪响,周志坚一听枪声,暗叫不好,难道是谁开枪暴露了目标,他赶紧叫来通信员,看看是谁开的枪,还好,虚惊一场,并不是战士们开的枪,而是日军开枪侦察,在日军车队完全进入射程之后,周志坚一声令下,大手一挥:“给我打!” 那挺重机枪,率先开火,一下子就压制住了公路上的日军,与此同时,埋伏在周围的战士也开了火。日军始料未及,想要掉头逃跑,车轮却被卡在了深沟中,无法掉头,后面的不知情况,来不及刹车,几辆车就这样挤在公路上,车上的日军纷纷跳下来,靠着车体还击。 四周都有枪声,日军一时间有些贸然,好一会,他们才发现阵地东侧火力比较薄弱,企图从东侧突击。周志坚看日军发现我方弱点,赶紧命令两侧部队向中间夹击,把日军给顶回去。 反应过来的日军却并不恋战,他们成群的向着东侧突击,东侧的战士们争取主动,从观察哨跳了出来,挺进到前沿的田埂上,以此作为掩体,就地阻击敌人,双方距离很近,日军没想到对方会反冲锋,前面的被打下一大片,后面的日军知道没有退路了,一个劲的往前面冲。 周志坚赶紧让部队合围,速战速决,他知道公路沿线的日军一听到枪声就会赶来支援,现在可能已经在路上了,包围圈越来越小,日军很快就被分割包围,成了瓮中之鳖,运输队被全歼。 战斗结束之后,周志坚让大家赶紧打扫战场,五辆卡车在公路上已经烧成了一个个火球,战士们立即迅速打扫路边的枪支和散落各处的罐头等物资。果然不出周志坚的预料,侦察员在这间隙立即来报,公路上发现了大批日军骑兵,周志坚立即带着部队转移。 日军赶到憨山寺的时候,新四军早已不见踪影,第二天一早,日军又出动了大批人马,四处寻找新四军的踪迹,周志坚事先得到情报,早早的就带着部队跳出了包围圈,并留下一支部队阻击。 阻击部队事先占据了有利地形,居高临下,打退日军数次冲锋,日军愤怒至极,在阻击部队安全撤退之后,竟然一把火烧了山上的古庙。周志坚得知后,淡淡说道:“如此不敬,必然会遭报应。”
抗战中,周志坚带队第一次伏击日军,等了一夜,眼看日军车队就要出现了,忽然一阵枪响
报君知史
2024-12-17 00:20:44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