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川藏线上的司机们,总会点根烟扔出窗外?藏民:扔烟的都是聪明人!   麻烦看官

宋看社会 2024-12-16 11:52:18

为何川藏线上的司机们,总会点根烟扔出窗外?藏民:扔烟的都是聪明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时点赞关注一下,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谢谢支持!   作为一条“网红公路”,川藏线承载着多少探险家的梦想,吸引着无数自驾游爱好者前来打卡,但提起它的前世今生,又有多少人能够说得清楚?这条全长2000多公里的国道,一头连着天府之国,一头通向世界屋脊,横跨雪域高原,穿越令人惊叹的高山峡谷、原始森林、湖泊草甸,被誉为“人生必驾”的天路,但这条旅游线的诞生,却充满了鲜为人知的艰辛。   20世纪50年代,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实现对西藏的和平解放,我国决定修建一条进藏公路,这一决定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在当时,西藏还处在农奴制度下,被群山阻隔,与外界几乎隔绝,但共产党人向来敢于实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战士、民工、工程技术人员,带着简陋的工具,从四川开始一路向西进发,开启了这场伟大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那个物资匮乏、交通闭塞的年代,修筑这条“天路”无异于一场与恶劣环境的殊死搏斗,川西多山地峡谷,沿线溪流湍急,泥石流和塌方随时可能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开山凿洞、架桥铺路,施工条件可想而知,许多人不得不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条羊肠小道,面对随时可能坠落的危险,他们用绳索将自己与岩壁相连,不分昼夜地挥动铁锤和钢钎,高反、冻伤、坠落都是常事,但大家始终坚持着,因为修通这条路,就意味着为西藏的发展开辟一条生命线。   令人动容的是,当地藏族同胞也自发加入了修路大军,尽管生活在农奴主的剥削压迫下,他们依然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用肩膀扛,用双手抡,同解放军一起挥洒汗水,一位名叫索朗的藏族青年,在修筑途中因公殉职,临终前嘱托战友:我走了,你们一定要把路修好……正是在这种众志成城的努力下,川藏公路的建设一天天向前推进,直到1954年12月25日,经过四年多的奋斗,这条被称为“世界第一公路”的天路终于全线贯通,结束了西藏长期封闭落后的状态。   如今,当人们驾车或骑行在川藏线上,大多被它的雄奇风光所吸引,然而当我们在217国道那些“令人胆战心惊”的路段穿行时,当我们在鲁朗林海、然乌湖畔驻足流连时,我们是否想到,眼前这一切都是无数先烈用生命铺就而成的?他们虽然长眠于山岩湖畔,但英雄的事迹永远铭刻在这条公路上,化作一座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如果你在川藏线上见到有司机向窗外抛烟,请不要觉得不可思议,这看似随意的举动,实则饱含深意,对于一路见证了川藏公路建设历程的老司机来说,路边那一支支零散的香烟,既是对先烈的怀念,也是他们独特的祭奠方式。   这一习俗源于一个感人的故事,相传在修建川藏公路时,有一位烈士在遇难前曾唱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一句歌词正是“路边不许乱丢烟头”,如今,几十年过去了,烈士虽已长眠,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留在战友的记忆里,老一辈的藏族司机,便延续了这一习俗,用烟来寄托哀思,每当汽车驶过那些曾经有烈士牺牲的路段,他们都会点燃一支烟,向窗外轻轻一抛,借此告慰英灵。   信源:百度百科:成都—拉萨公路

0 阅读:1
宋看社会

宋看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