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态度放软了!在解放军在台海广大地区采取军事部署之后,美国出来回应了!不具名的美国军方官员表示,我们并不把解放军在东海和南海的行动,视为对赖清德过境美国的回应。解放军过去几年来广泛地增加军事部署和演习,“破坏”稳定且有升高冲突的风险,而这次行动是其中的一部分。 12月,赖清德以“私人行程”名义“过境”美国,随后窜访了几个太平洋岛国。虽然官方口径低调,但这次访问的政治意味不言而喻。 对赖清德而言,这是提升个人国际形象、巩固政治地位的绝佳机会;对美国而言,这又是一次试探中国大陆底线的操作。然而,这一举动,却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甚至惊涛骇浪。 赖清德前脚刚落地,大陆后脚就祭出了组合拳。近90艘海军及海警舰艇出现在台湾周遭海域以及东海、南海,7处空域保留区划定,53架次军机升空,其中还包括无人机环台飞行,11艘共舰和8艘公务船也加入了这场“无声的警告”。 岛内媒体炸锅了,纷纷用“大军压境”、“规模空前”来形容这场军事行动,甚至有人将其与1996年的台海危机相提并论。这次,大陆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直接亮出了肌肉,底牌也摊在了桌面上! 面对大陆的强硬反制,民进党当局的反应,怎么说呢,有点尴尬。一方面,他们高喊“谴责”,指责大陆“破坏”区域和平、“威胁”国际秩序,把所有能用的帽子都扣了上去。 另一方面,台军也开始了所谓的“立即备战操演”,又是启动应变中心,又是下达战备指导,一副要跟大陆硬碰硬的架势。 然而,这更像是一场自嗨式的表演,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虚张声势,给自己壮胆罢了。毕竟,两岸的军事实力差距,可不是靠喊几句口号就能弥补的。 最耐人寻味的,还要数美国的反应。面对大陆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美国官方却显得异常冷静。他们既没有像以往那样高调谴责,也没有公开支持民进党,而是轻描淡写地将大陆的行动描述为“例行性”军事部署。 这背后的潜台词,其实很清楚:美国并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与大陆发生正面冲突。毕竟,美国自身也面临着内部的政治调整,这时候激化台海局势,对谁都没有好处。与其火上浇油,不如和稀泥,打太极,静观其变。 赖清德的这次“友邦之旅”,最终以一种近乎狼狈的方式收场。大陆的反制行动,让民进党当局和美国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台海局势,也因此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虽然美国暂时选择了“战略忍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放弃“台湾牌”。未来,美国很可能会继续在台海问题上采取“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策略,不断试探大陆的底线。而大陆,则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推进统一进程,让美国“以台制华”的图谋彻底破产。 赖清德事件,只是台海博弈的一个缩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各方都在小心翼翼地试探对方的底线,寻找着微妙的平衡点。 未来,台海局势将如何演变,仍充满着不确定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两岸实力的差距将越来越明显,台湾社会也将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依靠外部势力“以对抗求独立”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
美国态度放软了!在解放军在台海广大地区采取军事部署之后,美国出来回应了!不具名的
讯仕说过去
2024-12-11 17:49:4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