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把人的健康状态分成三类:健康、亚健康和疾病。 这样的分类方法最大的缺陷就是把健康问题绝对化,很容易给人一种印象,就是健康是100%的,否则就是“亚健康”。 而实际上,绝对健康的人是不存在的,大部分人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由于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和判断能力,就可能因此把自己感觉到的“不舒服”和书上或网络上所说的相关疾病对应起来,形成“疑病症”。医学院校学生对此有一种戏称,叫做“医学生综合征”。 因为刚进医学院校的学生,接触一些医学知识,很容易往自己身上套。老师上课说肾虚可能表现为夜尿频,于是,夜里多上两趟卫生间就怀疑自己肾虚;老师说脾虚可能表现为食少、腹胀、便溏,于是只要偶尔觉得胃口不好就给自己诊断为脾虚。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随着他们知识的积累,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这种综合征也就不治自愈了。 但是现在随着各种健康媒体的不断普及,这种现象有普遍化的趋势。(我深有体会,看一个患者,问有什么症状,答:“脾虚,肝郁”) 当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或者当饮食习惯改变、生活规律被打乱的时候,人就很容易出现疲劳、困重、腰酸背痛等情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但从中医的角度看,不能仅仅针对疲劳或者身体困重,很简单地认为这就是“体虚”而一味用“补”,很可能为假象所迷惑。 在中医看来,大部分“亚健康”的患者已属于“已病”状态。影响人体健康状态的因素很多,中医重视“证候”,更注重从整体把握健康 所以,作为一个医生,当我们面对不同的患者时,就要考虑到他们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 虽然个体间有差异,但总体来说,年轻人体质是比较壮实的,所以实证多见,容易得的是急性病,如感冒或者急性的拉肚子、肚子痛等; 而老年人身体相对来说比较虚,比较容易得慢性病,哪怕就诊时“虚”的征象并不特别明显,但是在治疗和辨证过程中依然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体质特点,用药的时候要考虑到他们机体的反应性和耐受能力等,不能用太过峻猛的药物。 医学专科化的趋势正在迅速瓦解中医师的整体观念,教导患者把自己分割成越来越小的部件。 一个患者同时患有几种不同的疾病,他可能因此需要同时挂几个号,分别看几个医生“马路警察,各管一段”在西医看来是一种常规的做法,对于已经习惯于分科看病的患者来说似乎也已经是很平常的但在真正的中医看来恐怕就勉为其难了,因为中医从来就没有按“系统”分科的
现在把人的健康状态分成三类:健康、亚健康和疾病。 这样的分类方法最大的缺陷就是把
赵一红说知识
2024-12-10 20:57: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