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父母,天平两端的牵挂 作者:李建宇 那天,疲惫如藤蔓般缠满全身,我下班刚迈进家门,鞋还没来得及换,手机铃声骤然响起。一看来电显示是孩子,心头“咯噔”一下,瞬间,所有的疲惫都被抛到九霄云外,整颗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电话那头,孩子带着哭腔,声音颤抖又慌乱,话都说不利索。 此刻,我的脑海里全然被惊惶与不安霸占,只剩一个念头在疯狂叫嚣、来回冲撞:孩子到底碰上了怎样的祸事?是皮外伤,还是伤筋动骨、危及要害了?会不会就此落下病根,影响往后生活?每多一秒未知,煎熬便加重一分,满心满眼尽是揪心的惶恐,焦虑如决堤的洪水,将我彻彻底底地吞没。 紧接着,得知孩子眼睛受伤,仿若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我心上,心瞬间揪成一团,疼得厉害,眼眶也跟着泛红。我深知眼睛是孩子心灵的窗户,这稚嫩的双眼一旦受损,往后漫长人生会不会就此蒙上阴影、留下难以磨灭的伤害?光是想想,我便如坠冰窖,浑身发冷。 窗外,凛冽的寒风裹挟着冬夜的死寂,肆意拍打着车窗,可我哪还顾得上这刺骨的寒冷。满心焦急化作一腔孤勇,匆忙在网上约了车,一路催促着司机师傅快点、再快点。车窗外夜色如墨,景致飞速后退,五十多公里的路程,每一分每一秒都煎熬难耐,我满心满眼只有远方受伤的孩子,恨不得立刻飞到孩子身边。 上车后,压抑与焦急盘踞心头,一路无言。司机师傅率先打破沉默,温和说道:“妹子,看你心急,准是孩子的事吧。”我道出原委,师傅耐心安慰:“不着急,西安大医院晚上都有眼科,放宽心。我也是过来人,孩子成长难免磕绊,咱稳住情绪,别把焦虑撒孩子身上。”这番话如暖流,稍稍抚平我慌乱的心,闲聊中,我们谈及家长对孩子毫无保留的关心。 师傅继而感慨:“你瞧,网上段子说给老人看病,子女诸多推诿、嫌弃;给孩子看病,家长再忙再累都无怨言。虽说常见,却不肯是常态。咱既然看透这道理,往后对孩子好时,也往父母那头偏一偏。”这话直戳心底,我眼眶一热,泪水夺眶。 念及前几日,年迈父亲生病住院,诸多事务缠身,路途也不近,我心急如焚却分身乏术,没能第一时间守在父亲身旁。好在姐夫一直陪着父亲,悉心照料,让我稍感慰藉,可愧疚感仍如影随形。我猜病房里,病友们大多有子女时刻相伴,父亲虽说从不提自己心里的失落,电话里还总宽慰我安心处理手头事,别为他担忧,但我又怎会不知,生病时身边无人陪伴,滋味定是不好受的。彼时,愧疚如潮水将我淹没,心如刀绞、泪如雨下,父亲虽只是个普通人,但在那一刻,他这份默默体谅,尽显平凡中的伟大。 此刻,思绪忍不住飘回小时候,我生病时父亲对我是特别的上心,那份细致入微的照顾,就如同我今天照顾我的孩子一样,事无巨细,满眼担忧。可如今父亲老了,他生病了,我却不能陪伴左右、悉心照料。自从有了孩子,我们做子女的,满心满眼都被孩子占据,分给父母的关心不知不觉就少了。往后的日子,真不能再这样了,亲情的天平不能失衡过度,两边的爱都要悉心经营,用陪伴、关怀回馈家人,让亲情温暖余生每一刻。 经历此事,愈发明白亲情需用心维系,莫等“子欲养而亲不待”才追悔莫及。往后,定要平衡好对孩子与父母的关爱,不负这血浓于水的亲情羁绊。
孩子与父母,天平两端的牵挂 作者:李建宇 那天,疲惫如藤蔓般缠满全身,我
马休生活
2024-12-09 03:54: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