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动用了大量大学生群演的电影大突围上映了,讲述的是抗大一分校的学生们面对日军对

星空评过去 2024-12-04 08:59:34

最近动用了大量大学生群演的电影大突围上映了,讲述的是抗大一分校的学生们面对日军对沂蒙山区铁壁合围的大扫荡,艰苦战斗后突围的故事。在电影中,许多村民为了掩护八路军主力突围,将棉被打湿铺在木板上来抵挡子弹,然后顶着冲在前面掩护八路军突围,很多人觉得这一段显得过于神剧,但实际上,这一情节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八路军抗战期间打日军炮楼碉堡常用的方法,学名“土坦克”。 在抗战时期,日军为了遏制八路军的发展,采用了囚笼政策,大范围的修建炮楼,配合交通线分割八路军的根据地。一般一个炮楼据点里住有一个分队甚至一个小队的日军,以及一定数量的伪军,装备有歪把子轻机枪,以及掷弹筒甚至九二式重机枪。由于华北地区大部分是平原,因此站在炮楼顶上,周围方圆几公里都能一览无余,一两挺机枪就能轻松火力覆盖炮楼的周围大片区域。而八路军又极其缺乏大口径的身管火炮,想要拿下日军的炮楼非常困难,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八路军在作战中不断总结经验,研究出了不少工党炮楼的办法,“土坦克”就是其中的一种。 制作一台“土坦克”,需要准备一张坚硬厚实的八仙桌,然后将多层被水打湿的厚棉被铺在八仙桌上,过去的棉被都是填充的实心棉花,在被水打湿之后,棉纤维的粘着力增强,子弹打到这样高强度棉纤维上面,所含的动能会被大量的消耗导致速度减慢而无法穿透棉被,这种原理一定程度上也相当于如今的软式防弹衣。为了增加“土坦克”的抵抗力,棉被之间还会填充不少打湿的泥土。打湿了的棉被加上八仙桌的重量非常大,八路军战士门会把他们斜着放在手推车上,四五个战士钻到桌子下面顶着,然后推动小车向日军的炮楼,而不是和电影中一样一个人顶着一层打湿的被子铺在木板上就冲了过去。等走到日军炮楼下面时,负责爆破的战士就会放置炸药包对炮楼进行爆破,在一声巨响中,炮楼就被炸上了天,里面的日伪军就好好体验了一把“坐土飞机”。 不过“土坦克”也不是万能的,因为日军三八大盖和歪把子6.5毫米口径较小,子弹的威力也相对较小,“土坦克”可以防御住,但如果日军用7.7毫米口径的九二式重机枪连续射击的话,那土坦克就有可能防御不住被射穿。而且“土坦克”只能防御正面这一个面,如果炮楼里的日军发射掷弹筒或往下扔手雷,或者从侧面进行射击的话,“土坦克”也几乎无法防御。 可见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想要破坏日军的一个炮楼有多么困难,但八路军没有被困难吓倒,依然想尽了各种方法,最终也是成功的大量拔除了日军的炮楼据点,将大片的沦陷区变为了抗日根据地。武器装备

0 阅读:1
星空评过去

星空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