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2月,中国驻伊拉克大使的车队,在回使馆的路上,遭遇当地政变士兵的枪战。司机提出取下国旗通过,可军人出身的张伟烈大使断然拒绝,他说:“我们是代表中国,车上的国旗永远不能取下来!” 张伟烈,作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军事领导者,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不仅在革命战争时期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革命信念,还在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参与国防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建设,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者之一。 张伟烈于1926年出生在家乡,早年在师塾学习国学,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逐步走上革命道路。1928年2月,张伟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四月便参与了大埔县百侯暴动,显示出他早期积极投身革命的决心和勇气。1930年,他进入回澜中学,继续接受教育,并积极参与进步文艺团体的活动,进一步坚定了其革命信念。 1931年,随着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张伟烈组织抗日义勇团,查禁日货,广泛宣传抗日精神,成为当地抗日力量的重要一员。1934年,张伟烈重返大埔县,担任百侯中心小学的教师,利用教育这一平台,培养了大量的革命青年,为抗日战争输送了新鲜血液。 1937年1月,张伟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六月前往宝安县,参与创建民族小学,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同年十月,他被派往赣南游击区,担任江西抗日义勇军第二支队宣传队队长,积极培养知识青年,开展广泛的革命宣传活动。1938年四月,张伟烈转赴皖南抗日前线,先后担任新四军战地服务团队长、中共铜陵敌后中心区委书记、中共铜(陵)南(陵)繁(昌)中心县委书记等职务,全面参与敌后抗战工作。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张伟烈承担起护送新四军突围人员安全过江的重任,展示了他在危急时刻的领导能力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张伟烈随军撤离皖江地区,北上山东,先后担任山东野战军第七师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胶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及部长等职务,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包括解放长山列岛等战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张伟烈在党内和军队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先后担任中共宜山地委、钦州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委第三书记及书记等职务,推动了地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1956年4月,张伟烈被调往外交部,开始了其外交生涯,先后担任驻苏联大使馆政务参赞、驻伊拉克、摩洛哥、蒙古、泰国等国大使,为新中国的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的实施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在外交岗位上,张伟烈凭借其丰富的军事和政治经验,成功地维护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利益和形象。他积极推动与友好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在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互利合作,为新中国的和平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1963年2月,中国驻伊拉克大使张伟烈乘坐着使馆的专车,与夫人还有随行人员一起,准备从市区返回位于郊外的大使馆。天气尚好,晴空万里,丝毫看不出有什么异常。然而谁曾想,这一趟再寻常不过的回使馆之行,竟遇上了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 专车刚驶出市区没多久,前方街道上突然传来一阵阵凌乱的枪声。司机见状连忙停车。见此情形,张伟烈心中了然,看来伊拉克是发生了军事政变。张伟烈转身回到车内,语气坚定地对司机说:"小刘,咱们使馆的车插着国旗呢。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遇到政变,岂能贸然撤离?那传出去像什么话!再说了,使馆里的人还等咱们回去主持大局呢。依我看,这帮士兵应该不至于滥杀无辜,咱们大大方方地开过去,兴许还能平安无事呢!" 小刘闻言一愣,旋即苦笑道:"大使先生,万一有流弹打在咱们车上,那可如何是好?依我看,还是取下国旗,神不知鬼不觉地开过去算了。" 张伟烈闻言勃然变色,"取下国旗,那不等于告诉别人咱们中国使馆怕事吗?再说,万一被交战士兵认出来是中国使馆的车,我们不挂国旗,难道就高枕无忧了?" 就这样,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的专车,在枪炮声中缓缓驶入了那条"死亡之路"。然而谁曾想,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奇迹出现了。原来交战的伊拉克士兵,看到飘扬在使馆专车上的五星红旗,竟然停止了射击。他们虽然在互相厮杀,但似乎都不愿意伤及中国使馆的人员。于是乎,一支插着鲜艳国旗的汽车,就这样堂而皇之地穿过了枪林弹雨,朝着使馆的方向一路驶去......
1963年2月,中国驻伊拉克大使的车队,在回使馆的路上,遭遇当地政变士兵的枪战。
安琪小世界
2024-12-03 12:56:05
0
阅读: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