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时期,中国军队极度缺乏身管火炮,因此迫击炮就是中国军队的火力支柱,最初,中国军队装备的是防法国布朗德的82毫米迫击炮,每个调整师装备24门,还有东北兵工厂仿制的150毫米重迫击炮。之后,美国又对抗战中的中国援助了不少迫击炮,有60毫米、81毫米,及比较稀有的107毫米的迫击炮。 M2型107毫米迫击炮重161千克,射程4千米,最大射速为20发每分钟。因为一战时期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都大量地使用毒气,M2型107毫米迫击炮最初也是用于发射毒气弹或烟雾弹的。后来在战争中,美军又发现它的威力和射程都要优于81毫米迫击炮,在对付敌军攻势的时候很有作用,于是又给其配备了高爆弹。在美军的步兵团中,下辖有一个装备12门M2型107毫米迫击炮的迫击炮连,人数为190人,还配有60辆吉普车和运输车。 在抗战时期,美国也援助了一批M2型107毫米迫击炮给中国,在缅甸作战的中国驻印军就直辖一个装备72门该型迫击炮的化学兵团(可见该炮最初的作用),国内的中国军队也装备有数百门该型迫击炮。在解放战争中,运输大队长又发挥了传统的锁定技,一定数量的M2型107毫米迫击炮被解放军缴获,并参加了辽沈战役以及解放全中国的战斗。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考虑到当时依然缺乏身管火炮,加之美军猛烈的轰炸以及朝鲜地形的崎岖,志愿军遂装备上了部分107毫米迫击炮,王牌39军就装备有12门,参加长津湖战役的27军装备8门,这是当时志愿军步兵重要的火力支援,其炮身和炮弹相对轻便,适合在崎岖的山地的进行运输和作战。比如在1951年11月的马良山反击战中,志愿军用装备107毫米迫击炮配合少量的山炮猛烈轰炸英军29旅的阵地,摧毁了阵地上大量的防御工事,随后发起冲锋,当天夺回阵地,歼敌1700余人。同样在朝鲜作战的美军同样也装备了不少同款的107毫米迫击炮,很多次的战斗中,双方都用相同的迫击炮进行对轰。在志愿军的勇猛作战下,也有不少M2型107毫米迫击炮被志愿军缴获。 后来,中国军队在武器制式化方面向苏联学习,迫击炮选择了82毫米、100毫米以及120毫米的,107毫米的迫击炮就渐渐退出了一线。抗日战争
在抗战时期,中国军队极度缺乏身管火炮,因此迫击炮就是中国军队的火力支柱,最初,中
星空评过去
2024-12-02 19:48:24
0
阅读: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