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学习,坠偷懒的方式就仨字!
易容谈文学
2024-11-19 16:09:35
“世间有各种困难人间有各种险恶,但只要不惧困难、不惧险恶,享受各种美好,你又奈我何?”
/
用一个月时间读完《此生有味:苏东坡美食地图》,我对这本书的喜欢超出预期,更对苏轼有了更深了解。早几年读林语堂《苏东坡传》那时对苏东坡印象已深,他心地善良不忍心老婆婆受冻毁了房契宁愿自己受损失,他但凡上任必对当地百姓用心良苦,他也嫉恶如仇心直口快是个光明磊落的人,我也了解到苏轼文学功底深厚历史学问扎实,其中就包括对典故信手拈来。如今读的这本书,更是将典故、美食与苏轼诗词文章相联系。
•
苏轼参加元宵节传柑宴有诗《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其中句“归来一盏残灯在,犹有传柑遗细君”是说饮宴之后苏东坡会将柑橘带给家里妻子。“传柑”是宋朝以前风俗,元宵佳节皇上宴请,皇亲贵戚会送黄柑给近臣,这是一种身份认同。苏东坡用“传柑”典故不只这一处,《上元词》有“拼沉醉、金荷须满,怕年年此际,催归禁御,侍黄柑宴”,《上元夜过赴儋守召独坐有感》有“灯花结尽吾犹梦,香篆消时汝欲归。搔首凄凉十年事,传柑归遗满朝衣”。一个典故表达多重情绪,更见苏轼一世浮沉。
•
所以我说历史典故学习最偷懒的方式:就仨字:读苏诗。苏轼何等厉害,他给皇帝写公文就没出过错,典故如数家珍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他的诗词里面尽是历史故事,比背诵干巴巴的典故合集有趣,他常用典故打趣别人,也常用典故比拟当下。读苏轼的诗词文章,可学历史典故可尝美食,可知苏轼此生坎坷而又自得其乐,于是通达事理通晓人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