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钱这么重要?古人是如何“搞钱”的?

迈凌聊文学 2024-11-06 15:08:34
我的私人书单 马克思说“货币天然是金银”,为什么古代中国铸币是青铜? 中国财政制度为何在世界历史上独树一帜?中国如此不同的根源是什么? 刘三解《青铜资本:帝制中国经济的源代码》一书详尽地梳理了从春秋战国到汉武帝时期,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变迁,特别突出了青铜铸币的起源、演变和内在机制。最终回答一个问题,铜钱的世界和金银币的世界为何如此不同。 为何中国古代的铸币会选择青铜而非其他材质? 除了技术、资源、成本等因素,还在于青铜在中国文化中享有崇高地位,具有广泛的文化认同性。而根本原因则是青铜货币正好与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相适应。书中有个例子:一个农民在出卖自己的产品时,买方商人要支付价值1300文铜钱的1枚银币,农民却要求用1000文铜钱来支付。通俗地解释,1元等于10角,但在实际交易中它的购买力却低于10枚1角硬币。因为,同一件商品以银币衡量是一个价格,而以铜钱衡量是另一个价格,两个价格又各自受通货供需因素的影响,两种通货在市场中的角色也无法互换。 本书并非仅仅讨论货币本身,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政治背景下进行考察。例如,作者通过对秦朝货币政策的分析,展示了如何通过统一货币来加强中央集权,以及这一过程中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冲突。货币制度的变革往往是社会变迁的前奏,它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问题,更是权力和利益斗争的直接体现。 汉初放宽了对民间铸币的限制,这种政策表面上看似增加了民间的经济自由度,实际上却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剧和社会不稳定。后来,国家垄断了货币的来源、生产与流通,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控制了市场。国家垄断铸币也使古代中国呈现了与世界的许多地区大不一样的市场和市场经济。 在本书中,作者致力于探寻的蕴藏在中国货币史里的“帝制中国经济的源代码”到底是什么呢? 货币终归是市场创造的而不是国家创造的,其价值是在市场交易中自然而然形成的。理论上说,货币应该具有独立性。但在古代有着最为显著的“强国家传统”,不仅商人地位低,货币和商品货币经济也因时常受到来自政治权力的干扰而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和影响。在古代,货币常常是作为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存在的,是国家支配性权力的一种。 本书观点大胆新颖且举证翔实、推论过程严谨,不少内容和观点对于今天构建统一大市场仍具有启迪价值。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