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死😭没有人告诉我,科研强者是这么熬的
统计之光啊
2024-10-25 12:08:46
🎯研一阶段:理解课题
在这个阶段,你想快速提升科研能力,接手导师的课题后,就要主动查阅相关文献,弄清楚以下几点:
1️⃣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2️⃣可能采用哪些方法,选择这些方法的理由及其优缺点?
3️⃣该研究与其他类似研究的独特之处?
也就是说,你向导师阐述时,要做到清晰地说明某项研究的重要性及其结果的意义。
只是汇报时列出研究结果,却无法给出结果的解读,无法指出哪些地方重要、哪些地方好或不好。就是典型地不理解课题。
门外汉与内行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是否能迅速意识到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研二/研三: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人照搬他人的研究套路,虽然能发表文章,但是背后的原理机制还非常糊涂。
如果你想更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就要明白,所谓缺乏创新能力,经常是对已有知识是如何获得的缺乏了解。
🎯博士后期:培养发现新课题并独立研究的能力
到了博士后期,你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培养自主发现新课题的能力,分析可行方案,自主寻找资源,并与导师逐步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导师等的资源来完成实验。
在这个阶段,如果你还未能与导师在课题上进行平等交流,实际上是不合格的。虽然导师的科研经验与见识更为广博,但在具体课题上,博士后期的研究者对课题的理解应当更为深入。
💥总之,科研的核心能力首先是掌握文献、理解课题,其次是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建立对研究领域的整体视野和研究品味,能够辨别哪些问题值得研究。
🎯医学科研新手不必焦虑,前期科研成果够用就行
你可以多尝试各种类型的发文方法,不一定要去死磕基础研究,首先要搞定毕业用的小论文,其次有精力再多积累几篇SCI成果,不管你找工作还是升学也都用得上。
我读书那会,老师建议学生信分析,它不需要你有多大资源,只需要你自己学透它的“套路”,从一个好的选题切入,大概率能拿到成果。
我后来才明白导师让学生信分析的原因,不仅是发文章,它就像是英语一样的一门技能,它可以帮你懂得如何利用大数据,不管是对科研还是临床都有帮助,所以值得你花时间去琢磨。
说实话,近年来学习生信的人不少,放弃的也不少。因为小白入门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遇到棘手问题也没有大佬帮助。
所以,建议大家不妨就找老师一对一指导你,根据你的情况定制一套教学方案!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