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瘦和老来胖,都不是好事】和老来瘦对应的是老来胖。退休之后,没有了工作的压力,每天的日常就是吃饭、睡觉、看电视,偶尔再去广场跳跳广场舞或者下下棋,就是退休的一天了。十分惬意,也……十分容易发胖。
60岁以后,人体的新陈代谢会逐渐下降,基础代谢降低之后,动得也越来越少了,肥胖悄悄就来敲门了。而和肥胖如影随形的,还会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等健康杀手。显然,老来胖绝非好事。很多人追求老来瘦,正是对老来胖的畏惧。但是老来瘦,同样有着不小的健康风险。
除了从年轻起就一直长不胖的人外,大部分老年人的“老来瘦”都需要提高警惕。老年人太瘦,可能有少肌症。少肌症,又叫肌肉衰减综合征,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骨骼肌减少,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衰退的综合症。不管男女老少,在体重下降的同时,都会面临着身体肌肉的减少,而肌肉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肌肉减少,会导致老人身体没劲儿,就连基础的站立、行走都可能有问题,不仅走路速度缓慢,还容易摔跤,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在有骨质疏松、关节炎等疾病的基础上,少肌症还会加重症状,让老人的生活更加痛苦。骨质疏松以及肌肉无力是老年人的摔倒的一大诱因,而摔倒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一大危险因素。
不仅如此,肌肉的减少还会影响到人体正常的功能,比如血糖调控、血脂代谢等过程都会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就可能诱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
除了明显的消瘦,肌少症还有一种更加隐蔽的形式——肥胖型肌少症,简单来说就是在肌肉减少的同时还出现了脂肪的大量增加,表现在外观上就是手臂松弛、腹部肥胖、臀部松弛等等,在行动能力上就是看着富态,其实人是虚的。
总而言之,无论是肥胖还是消瘦,对于老年人来说都不太健康。微胖的身形,其实最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