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肉是秋季进补第一肉,补虚养胃不上火】秋分过后应该开始准备进补。一来弥补身体在苦夏时的损耗。二则为秋冬御寒做准备,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生病机率。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在伏天里,人体大量出汗,消耗了很多内在的津液,所以容易阴虚,加上秋燥袭人,故进补的第一肉,首选鸭肉。
补虚养胃不上火:鸭是“补虚劳的圣药”。“医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记载:“鸭肉,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利小便,除水肿、消胀满、利脏腑、退疮肿、定惊痫。”鸭子吃的食物多为水生物,故其肉性寒、味甘,入肺胃肾经,有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养胃生津利水消肿等作用。
滋阴清热:鸭肉是进补的优良食品,营养很高。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食之可祛体内之火气,同时能滋阴,养脾胃,尤其适宜阴虚体质人食用。胃阴不足而饥不欲食,阴虚内热而大便干结的人食之更为有益。此外,鸭肉对于肺结核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所以被人们称为肺结核病人的“圣药”,早在很久之前,我国医书著作《本草纲目》便记载鸭肉有食疗功效。
养胃生津:鸭肉有滋阴养胃的特点,适合秋季食用。秋天气候干燥,容易伤津耗气,导致胃肠不适,嗓子干燥等问题。而鸭肉具有润肺滋阴、养胃生津的作用,有助于舒缓这些不适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鸭肉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接近理想值,化学成分近似橄榄油,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良好作用;鸭肉所含 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E 较其他肉类多,能有效抵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还有抗衰老作用;鸭肉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它是人体合成辅酶Ⅰ和辅酶Ⅱ的重要原料,有预防糙皮病、高脂血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