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能力」无论在任何行业、任何岗位、做任何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核心能力。
当我们评价别人的思考能力很强时,一般感受到的常常是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我们会习惯性以为,想要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就需要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这没问题,但是如果把思考能力继续细化拆解,就会发现:思考力强的人,下面这5种能力都很强,它们分别是:
一.「概念化」的能力
二.「找关系」的能力
三.「搭结构」的能力
四.「挖本质」的能力
五.「抽象化」的能力
这5种思考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大大提升整体思维能力,在工作与生活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一.「概念化」的能力
「概念化」是指能否将头脑中模棱两可的想法定义化、语言化。
比如,让我们每个人又爱又恨的工作。当你开始因为工作而感到苦恼、迷茫时,不禁会问,「工作」到底是什么?这时,「概念化」的能力就开始起作用。
有的人认为:工作是谋生手段,是一种实用性活动。
有的人认为:工作是发展方向。工作的动力源自于对成功、成就和身份地位的渴望。
有的人认为:工作是使命召唤。
我们对于事物所定的「概念」决定了我们对待它的态度、行为与认知。
有3种方法可以训练概念化能力:
例如,有一天你开始困扰自己的强项到底是什么,想到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第一步就是要给「强项」下一个定义。
方式一:具体的行动
比如:“我的强项是组织复杂信息,把它重新结构化,每次在做之前我会觉得胸有成竹、很自信,做完以后我都会很满意。”
类似这样,通过思考具体的行动,你可以给「强项」下这么一个定义:
“「强项」是那些做之前你会感觉到自信,做之后你会感觉到满足的事。”
方式二:相反面
「强项」的反面,就是「弱项」。什么是「弱项」?投射到他人身上,也许是别人做起来你觉得很不满意的事;投射到自己身上,也许就是会让自己感到自卑、弱小的事。
从反面倒推,你又可以给「强项」下一个定义,也许是“「强项」是在你看来轻而易举、结果很好而别人做的很费力的事。”又或者“「强项」是那些让你感到自己很强大、很自信的事。”
无论你下的定义是对是错,你都可以通过这种概念化的训练,形成自己的观点与注解,在不断地探究与验证中,逐渐精进自己的思考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