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秋分节气如何养生】明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时节昼夜时间均等。秋

秋春看健康 2024-09-21 11:47:52

【再说秋分节气如何养生】明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时节昼夜时间均等。秋分也是“中国农民的丰收节”。秋分节气之后也真正进入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节,在秋分时节养生应注意一下一、二。

一、秋分养生小常识

1、起居要早睡早起:秋季尤其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哪怕比以往早10分钟,也是进步。尤其是我们老年人,更要注意早睡早起。夜愈深,寒气愈重,寒气很容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

2、饮食须清润温润为主: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后,气温骤降,气候干燥,不少人难以避免地出现鼻干、咽干、咽痒、皮肤干燥、呼吸道疾病以及秋季腹泻等问题。在饮食上特别要注意预防秋燥。秋分时节最重要的当数充足补水。这个补水应该是全方位的,既有正常的喝水,也有皮肤的保湿,总之从头到脚,可以在洗浴之后在皮肤上涂些润肤霜等,尽量让身体感觉润泽舒服。

3、运动以轻松平缓项目为主:秋高气爽,也是锻炼的好季节。但由于人体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运动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4、情志调理要多走走赶走抑郁惆怅:进入秋天之后,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有些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秋季注重调摄精神为养生之要务。

二、秋分养生饮食需注意的事项

1、要润肺:“燥”为秋季主气,中医称为“秋燥”。秋燥会导致人体出现皮肤干燥、大便干结、流鼻血、咳嗽等症状。由于秋燥容易损伤肺,所以秋分养生应“润其燥”,可以多吃些清润食物,如雪梨、莲藕、萝卜等。

2、要滋阴:秋季气候日渐干燥,气血损耗大,养生应注意补血滋阴。尤其是阴虚体质者,常表现为面部有燥热感、干咽燥、手足心潮热等症状,可吃些山药、百合、无花果等滋阴食物。

3、要健脾:人们在夏季偏食凉性食物,寒气、湿气困住脾胃,容易导致脾胃虚弱,所以秋分养生要健脾。可以通过食补的方式促进脾胃功能恢复,如茯苓饼、豇豆、小米等。此外,要少吃寒凉食物和反季节性的凉性水果,如西瓜、哈密瓜等。

4、要补肾:秋季是哮喘病的高发期。中医认为,肾脏有纳气的功能,而哮喘病是由于肾脏功能虚弱而引起的喘息气短、呼多吸少的症状。所以秋分要补肾,黑芝麻、核桃、枸杞、莲子等都是很好的补肾食物。

营养师温馨提示:秋分节气过后,气温会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早晚气温变化很大,季节更迭也是一些老年人慢性病的高发期,因此,老年人在秋分过后,一定要注意保暖,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增减衣物,所谓的“春捂秋冻”是说给活力十足年轻人的,我们老年人可不能逞能。保养也要顺应季节的变化而调整,身体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

0 阅读:0
秋春看健康

秋春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