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岑参边塞诗歌内容及情感基调差异的原因主要与前后两次诗人入幕西域的心态、地位等

东鸿说过 2024-09-13 13:27:44

造成岑参边塞诗歌内容及情感基调差异的原因主要与前后两次诗人入幕西域的心态、地位等方面的差异有很大关系。 个人心态差异岑参两次入幕边塞共作边塞诗 70 余首,第一阶段 20 余首,这一次入幕遭遇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思家恋亲、哀怨失意的情绪成为诗歌倾诉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入幕西域时刚出发不久,深深的思乡之情即发于言表,“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犹如源源不断的思乡之情。 “东西流不歇,曾折几人肠” (《经陇头分水》),家乡的亲朋好友一直是他的牵挂,“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过燕支寄杜位》),以至于还未到西域就想着归期。 “愁里难消日,归期尚未平”(《过酒泉忆杜陵别业》),“乡路眇天外,归期如梦中”(《安西馆中思长安》),“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更一语道破那种对家乡的思念和迫不及待地离开边塞的心情。 “寒迥心寒怯,乡遥梦亦迷。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宿铁关西馆》),写旅人背井离乡的孤独感,当孤独感达到极致,故乡在梦中也变得朦朦胧胧,其实故园的月并没有离开自己,始终与自己为伴,足见其强烈的思乡之情及其情绪消沉低落。 在此次入幕中由于西域和内地地理、人文环境的强烈差异,诗人对西域恶劣的自然环境倾注了大量的笔墨,用笔写下来远赴边塞的艰辛,“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等诗歌中处处流露着无奈与愁苦,抱怨之情溢于言表。 天宝十载诗人“无功而返”,第一次入幕西域因种种原因并没有达到其建功立业的目标,但诗人终究没有失去对理想的追求,“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这首作于天宝十载六月从安西返回西安途中给好友的送别诗,既是对友人的寄语,又何尝不是诗人自己雄心壮志的传达? 天宝十三载,带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岑参第二次踏上入幕西域之路,这次投奔的对象是关系很好的封常清。没有了初次对前途的强烈担忧,作者似乎变得异常轻松,再加上天宝十一载,岑参与高适、杜甫、薛据、储光羲同登慈恩寺塔并作诗唱,与前辈名家切磋之后信心倍增,从而心境大变。 西域奇特的风光、壮观的山川尽收眼底,虽然经历了初次的艰辛和磨难,但是诗人再次投身边幕的决心、顽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并没有被削弱。 同时,岑参和主将关系的融洽,增加了和主将接触的机会,使诗歌中多了给上司表功唱赞歌的内容,“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 ”“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 直上排青云,傍看疾若飞”(《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汉代李将军,微功合可咍”(《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主将的成功路线也激发着诗人,“天子日殊宠,朝廷方见推。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君有贤主将,何谓泣途穷。时来整六翮,一举凌苍穹”(《北庭贻宗学士道别》),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前景的美好展望。 另外,岑参此次在军营中和同僚的关系和谐融洽,多唱和之作可证明,他的心态自然而轻松。无论是“平沙莽莽黄入天”“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风头如刀面如割”。 抑或是“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在岑参第二次出塞入幕西域的经历中对恶劣自然环境的描摹更加入木三分,但是这样的环境却没有消退诗人立功边疆的决心和意志,反而能够在险恶的环境中激荡出更加勇往直前的勇气。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吾从大夫后,归路拥旌旗”,诗歌中多是对边功无限的歌颂。同时,已经有过一次出塞的经历,西域对他来说已不再陌生,此时的岑参虽也想家,但想念的程度较第一次轻多了,“西向轮台万里馀,也知乡信日应疏”(《赴北庭度陇思家》)。 或是坦然接受了现实,将更多的精力投注于对艰苦激烈的军旅生活的歌颂上,初入西域的那种抱怨、担忧之情荡然无存,而是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描摹着异域风土人情。

0 阅读:0
东鸿说过

东鸿说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