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唐史,这次对唐玄宗李隆基稍为留心。 这家伙可以说个聪明的糊涂蛋,精明的昏君。

梦楼随笔 2024-08-02 00:37:56

重读唐史,这次对唐玄宗李隆基稍为留心。 这家伙可以说个聪明的糊涂蛋,精明的昏君。 开局英明强干,孝悌可嘉。尤其是铲除韦后母女,助父睿宗再登帝位,尔后消除太平公主之祸,都可圈可点,颇有英主气象。 睿宗禅让,李隆基即位,开头几年还风生水起,有模有样,然后一直处在昏庸状态。 姚崇宋璟,历史上的名相,都在他手下干三年而已,再无叙用。而卢杞、李林甫遗臭万年的奸险之辈,反被长期任用。 唐太宗收其弟李元吉的正妻杨氏为妃,高宗收其老爹的小老婆为后,李隆基干脆将儿子的正妻收为贵妃,还真会发扬光大。 最可怜的是李隆基不遗余力促成安史之乱,不仅让唐王朝由盛而衰,且因藩镇割据,内宦擅权,唐王室也好,寻常百姓也好,两百年不得安宁。 唐朝诸帝,唯玄宗罪大。 促成安禄山叛逆就不说了。至如杀李仙芝、封常清,简真不知所谓。李、封二人也算优秀统帅。李审时度势不听调度,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其实罪不致死,封常清率几千未经战陈的市进迎战范阳铁骑,一战而溃,也是可以预料的。两帅骈首,在战事艰危之际,军心自是危疑。 哥舒翰瘫痪在床,玄宗强起之,命其镇守潼关——长安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天险。 其时李光弼和郭子仪扫清河北指日可待,很快就能结集大兵围歼叛军于潼关城外。安禄山忧惧不知所为。 李隆基对他的帮助又来了,强令哥舒翰出关与安禄山决战。 哥舒翰手下那点豆腐兵,能守住潼关,哥舒翰的才华已用到极致。出关决战,驱羊入虎口。哥舒翰想到李仙芝和封常清,与其做一个叛将,倒不如做一个忠于大唐的英烈,于是开关迎敌。开关出城,一路大哭,何等绝望让这个铁血硬汉如此绝望,就不消说了。 果不其然,全军覆没,哥舒翰也被俘。潼关一失,长安再无屏护。 李隆基沧黄出逃,最后跑到四川。估计将士对他全都寒了心,非要他的儿子李享继位方愿力战。于是唐肃宗在灵武即位。 事情还没完。安史之乱平定后,玄宗又想回长安做皇帝,这回他的聪明劲又上头了,料到儿子不会将帝位拱手相让,就暗中派人到南京联络藩王李璘勤王,结果李璘被狠人唐肃宗给灭了,还将大诗人李白送到夜郎国。 李隆基没辙,只好给儿子下旨,要起身回长安。 肃宗表面不违抗旨意,但玄宗至长安,竟派三千甲士去迎接,名迎接,实迎战。玄宗此时应心如死灰,入城后被直接幽禁北宫。 玄宗一生,如非既聪明又糊涂,即糊深又贪焚,何至于此。

0 阅读:49

评论列表

星浪

星浪

3
2024-08-02 03:09

皇帝当到臣民们不愿搭理

梦楼随笔

梦楼随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