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碎片|最黑暗时代,他们用隐形墨水写字

易容谈文学 2024-08-01 15:16:08
昨天读书时遇到这样一句话:为什么在最黑暗的时代,他们用隐形墨水写字。言有尽意无穷。近两月都在读《古今之变》《世人二三事》,历史学者访谈也常晦暗不明,汪曾祺自不必说亦是写一半留一半。表达“隐形”有时为传播有时为抗争有时也是一种写作乐趣。 • 记录下最近读书摘抄吧。 • 📖 《世人二三事》 祖父中过拔贡,是前清末科,从那以后就废科改学堂了。他没能考取更高的功名。拔贡是要文章写得好的,祖父那份墨卷出名,那种章法叫“夹凤股”。我不知是该叫“夹凤”还是“夹缝”,更不知是如何一种“夹”法。祖父手里有田,年轻时亲自管,后来请人代管。我们那里有一种人,专替大户人家管田产,叫做“田禾先生”。 备注: 汪曾祺祖父经历废科改学堂,正值西太后新政之举。《古今之变》第五章正好提到。 - 作品的语言映照出作者的文化修养。 - 有人问我怎样成为一个作家的,我说这跟我从小喜欢东看西看有关。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嗅到一种辛苦、笃定、清甜、微苦的生活气息。 • 📖《古今之变:历史学家访谈录》 黄克武:“我在牛津读书时学术气氛浓厚,泰晤士河边散步非常宁静。英国经历工业革命后开始重新修复人与自然的关系。那种成熟稳重的现代感与中国社会的匆忙有一段距离。” - 关于蒋介石日记。蒋介石从1940年开始读梁启超的书,非常系统,从《清代学术概论》到《李鸿章传》。蒋介石对梁启超评价很高。蒋介石原先思想底子是留学日本学军事的底子,又在此期间读了王阳明的东西。这让他比较容易接受梁启超,因为梁启超也走一些王阳明的路子。1949年到台湾后,蒋介石开始强调传统的价值。 黄克武提到,“我们在台湾,中学读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就是《四书》,这一原则是在教育体系里面定下来的,影响了许多年年轻人。后来成立‘孔孟学会’,发起‘中国文化复兴运动’,这些都有蒋介石的支持”。 • 本月非虚构重点阅读这两本,其余小说类传记类共读五本,虽然天气炎热但手捧书本还是找到了清净之处。还好有书籍,对不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