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3
世阳聊过去
2024-06-22 12:18:06
阿拉伯帝国统治耶路撒冷的时候,正是伊斯兰教最强大兴盛的时候,中世纪的伊斯兰教是比较开明的,它并不强制每一个人皈依伊斯兰教;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只要你纳税,就可以继续信奉自己的上帝。当然如果你皈依伊斯兰教,则有很多经济上的好处。当时阿拉伯人也允许犹太人和基督徒到耶路撒冷城中居住,但是并不允许非穆斯林进入建有圆顶清真寺的圣殿山附近,也就是西墙以内的地区。
在随后的几百年里,耶路撒冷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直到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了这里,并且重修了这座古城。我们今天在耶路撒冷旧城看到的大部分建筑,包括保存完整的围墙,都是那个时代修建的。至于三千年前的大卫城,今天只剩下一片遗址。
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耶路撒冷城成为多民族、多宗教混居的城市,不同宗教以及同一宗教的各教派之间在城里纷争不断,除了信仰上有差异,还彼此抢地盘。
于是到了1757年,奥斯曼的皇帝奥斯曼三世颁布了一道敕令,命令耶路撒冷与伯利恒的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徒从即日起,都必须“维持现状”。意思是当时管理权是谁的,那地方就是属于谁的。从此不许再继续争土地或争物权。
敕令颁布的当天,恰巧希腊正教会一个梯子放在亚美尼亚教堂的窗户外。这个梯子的用途今天已经不可考了。不过由于东西属于希腊正教会,而所在地属于亚美尼亚教会,为了要维持现状,就只能把梯子留在那里,直到今天
维持现状敕令的影响极大,它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耶路撒冷旧城内相对的和平,并且在后来与耶路撒冷相关的国际条约和联合国决议中被沿用。
当然,几百年里仍然会有小的摩擦发生。比如2002年,科普特正教的修士和衣索比亚正教的修士们就起了冲突,造成了11人受伤,起因是有一方把一张椅子放到了对方的区域。但几百年间,这种案子也就屈指可数的几起。大家即便有再多不满,仍然按“维持现状”的规定,尊重其他教派的管理权。
不过另一方面,旧城的地盘不管划分得合理还是不合理,都无法改变了。比如圣殿山因此就成为永久的穆斯林区。虽然犹太人一直在证明那个地区就是过去犹太人神殿的所在地,属于犹太人,但即使以色列控制了整个耶路撒冷之后,依然要让圣殿山区域的穆斯林自治。
耶路撒冷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浓缩了3000年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历史,也折射出新巴比伦、波斯帝国、希腊化的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历史。
0
阅读:20
花千树星如雨
【推荐】耶路撒冷历史,值得一看!深入了解圣殿、耶路撒冷城和耶路撒冷的历史,感受信仰的力量
凯文
【强烈抗议】耶路撒冷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圣殿、耶路撒冷城和耶路撒冷的历史,都是血与火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