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味中药祛湿有奇效,能轻松拿捏湿重头晕】 相传大禹治水有一宝物,形圆而质坚,常随身携带,遇有大水,泡于水中立即而退。龙王恨之,吞而服之,咀嚼成碎粒,泻于江河湖泊之中,渐生出一种草,虽没有降水之功,但用于人体而利水泻湿却功大无比。后人便称其为“禹孙”。 这种草就是今天要讲的中药泽泻,泽泻是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形状如天鹅蛋,辨识度高。 祛湿的中药很多,泽泻能在茫茫药海中独树一帜,肯定有其独特的地方。 《药品化义》中这样描述“此为利水第一良品,金为肾水之母,故云水出高源,此能引肺气从上顺下如雨露之膏泽,故名泽泻。 古人每称泽泻有神禹治水之功,夫亦尝究其命名之义矣,盖泽者,泽其不足之水,泻者,泻其有余之火,惟其泽也,故能使生地、白芍、阿胶、人参种种补益之品,得其前导,则补而不滞。惟其泻也,故但去浊道而不走清道,非若猪苓、木通、腹皮等味之削阴破气直走无余,要知泽泻一用,肺、脾、肾三部咸宜,所谓功同神禹者此也。” 泽泻在处理水路问题上可以说是独一档的存在,肺、脾、肾跟水液代谢密切相关,而泽泻都能顾及。 平时吃补益药会上火的人,可以用泽泻作为开路药,泻有余的火。 医圣张仲景也是十分关注泽泻,在《金匮要略》中设有泽泻汤一方。 原文记载: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泽泻、白术。不要看方子才两味药那么简单,药专力宏,主打的就是人狠话不多。 这个方子专门治疗头晕,尤其是水湿侵犯中焦的头晕。 心下指的是胃部,胃部有水饮,唇寒齿亡,脾也遭殃。脾受湿困,不能升清,清气不能上达滋养头脑,就会出现头晕。湿气上泛,头就会觉得困重。苦冒眩,说明头晕的程度之深。 这类人只要一伸舌头就能看见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水滑,这就是典型的脾虚有湿,水湿为患。 再看回泽泻汤方子。 泽泻利水渗湿,药力就好似天神下凡,直接把上泛的水湿往下拽,引导到膀胱。水湿属阴,水往低处流,最终的归属就是膀胱。泽泻的作用就是让水湿回归到一个自然的状态。所以古人说,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就是想告诉我们利小便对于祛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泽泻也责无旁贷地完成了使命。 白术健脾是远近闻名的,健脾不离白术。在五行生克中,有水来土淹的说法,在中医看来也就是利用土克水的原理,解决多余的水湿。所以健脾能化湿。同时健脾还能恢复中焦不运的状态,前面说到脾受湿困,无力升清。假若脾升清恢复,胃降浊也会随之加强,浊阴也就往下而不上泛。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小方,用的好也能拿捏眩晕。 很多眩晕从现代医学来说原因不明,但只要看到舌头胖大,舌苔白腻,泽泻汤完全可以一试。 #中医##健康##头晕#
【这味中药祛湿有奇效,能轻松拿捏湿重头晕】 相传大禹治水有一宝物,形圆而质坚,常
心血张大大说
2024-06-17 15:12:01
5
阅读: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