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下半年,希望你读读这些书,重新找回力量

以情感 2024-05-29 18:04:02
39岁,两年抑郁,1个月结束婚姻,是一本本书救赎了我,让我逐渐走出今天的模样。这四本更是反复阅读,在不同阶段让我生出向上攀爬的力量 . 🍃《自我成长的力量》 这是最低谷的时接触的一本心理学书籍。作者用幽默又轻松的语言,把那些让我伤痛得不行的事,就这么睿智地说出来,时而笑、时而哭,就这么被文字疗愈了 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那个伤害你的人,他也没有给予爱的能力,因为他也没有获得过爱。谁都没有错,谁其实也都在努力,只是有些路,不是努力就能走到一起。知道这些,让我放弃了一厢情愿的努力,接纳了,放下了 . 🍃《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的人,害怕受伤,却总是伤害别人 缺乏安全感的人,渴望信任,却从不信任别人 读到这里,你还认为这本书是写给作为父母的我们吗?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就是照见了从小缺乏安全感的我们自己 如果无法看到自己缺失的这一面,那如何给予孩子无条件的信任和尊重,如果不带着觉察,去审视自己从幼年走来的一身伤痕,那我们又如何阻断这种不恰当的代际养育方式? . 🍃《为何家会伤人》 中国式家庭的机制,是如何运作又是如何伤人,我们作为觉醒一代的父母,又能如何改善和避免这些伤害 要带着觉察和全然的打开,去看你的父母辈,甚至更久远的家族传承。你要带着对自己的宽容和接纳,去看到你与孩子的关系 我们在很多亲密关系中的状态,其实都折射了我们与自己的关系 很多心理学书籍会让你感觉“不适”,因为会击中痛点,激起羞耻感,那种要撕开自己的感觉,真是不好受。但是“看见即疗愈”,直面自己的阴影面,就是在找回自己的真实力量 .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你一天要做多少个决定?不是几十个,几百个,而是三万多个。如果绝大多数决定都消耗在乱七八糟的杂事上,还拿什么时间和精力来修自己? 所以简化生活真的是一种修行。不仅仅是舍弃无用之物,还包括例行化自己的生活日常,把需要决策的次数尽可能减少 比如作者提出“固定一周菜谱”,衣服晾晒完毕直接挂入衣橱,省去折叠……这些思考,其实更是一种生活哲学,让自己能更多投入到生活中,而非照料杂物,处理琐事中 . 嗨,我是彤妈🌈

0 阅读:1
以情感

以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